-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旅游
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向来是公共福利的难题。笔者从卫生资源利用的角度,就如何充分利用我国闲置的城市高端医疗资源,扩大投入产出,推动医疗旅游成为跨国贸易输出的亮丽名片,提供一些建议。
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
基于卫生资源总量的角度
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领域供需状况由一度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转变成需求日渐萎缩的现状,但相关的卫生资源的配置仍以扩大规模为主,呈现“倒金字塔”的配置模式。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 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医疗资源的 80%又集中在大医院,具体表现为:全国 67.7% 的医务人员集中在城市,其中 84.6%的高级医疗人员集中于大医院 0。城市一、二、三级医院享有的政府补贴的比例大致为1:22~23:110~250,在层次布局上也趋向于高购买力和高端医疗服务,开设特需病房、豪华病房,高精端仪器的设备配置的总体规模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欧洲CT 的配备为 50 万~100 万人口 l 台,而我国人均 CT 是欧洲的 10 倍以上。
基于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
由于居民的购买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居民有效需求发生转移,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度逐渐下降,相当数量的卫生资源处
于闲置状态。根据张光鹏等对我国 60 所有代表性的中医院的分析调查显示,东、中、西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有效的合计 14 所,而非DEA 有效的有 46 所,占76.7%,说明多数中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出过剩或投入不足的现象;设备类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是不足 20%。2008 年全国第四次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国内,平均一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数由1990 年的 1683 人次减少到 2007 年的 1349 人次;病床使用率也从 80.9%下降到 70.90%。
市场前景
2008 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向周边辐射,资产贬值引发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担忧,尤其是无医疗保险的风险人群,最基本就医保障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在医疗体系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发动了近 70 年规模最大的医
改。2009 年 2 月 26 日,在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新医改的预算案
中,计划在 10 年内投入 6340 亿美元,为民众提供“可负担的” 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包括覆盖无医疗保险的人群和控制卫生保健的费用,其中涉及医疗救助的措施有扩大针对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救助计划,那么谁来支付扩展所需要的成本?这个巨大的漏洞要通过增加税收、扩大赤字和削减现有医疗福利来实现。例如, 政府将通过增加香烟税来支持联邦儿童健康补助计划,即增税、纳税人支付税款,纳入政府预算资金,然后由政府提供医疗。换
言之,政府必将转嫁负担,最终由纳税人买单。同时,在美国主要是雇主按要求给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昂贵的保费导致企业成本明显增加,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通用国际公司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该公司倒闭的原因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医疗成本危机),对于备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有时裁员成为企业自保的措施,经济危机时很多州的失业率高达 10%,贫困人口进一步增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进一步加剧政府财政负担。
采取国家医疗保险的英国,针对那些想得到便捷医疗服务的高收入群体,可以根据其需要让他们自行购买适合自己的商业保险,然而对于依赖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低收入人群虽然可享有免费医疗,但是要排队等候,许多患者错失治病良机。英国卫生部门在 2007 年 3 月对 20 万病人的调查后发现,48%的病人在 18 周内能接受治疗,而 12.4%的病人则需要等上一年多。根据这一数据,英国大约有 50 万病人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接受治疗。当等待的时间成本超过私人医院的就医成本时,患者就会选择到私人医院就医。类似情况比较典型的还有加拿大和瑞典。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性和卫生产品的特殊性,再加上这些国家提供全民免费医疗的需求极大,那么在最低质量标准的条件下,必定存在一定量的人口无法接受正常治疗,只能排队等候。
在日本,媒体就曾讽刺该国的医院“排队 3 小时,看病 3 分
钟”的现象,并曾一度流行“医疗费用亡国论”(即政府为国民的医疗费支出的财政太多,长此以往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健康报》2002 年 7 月 16 日报道说:“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趋
严重,而他们拥有的资产约为 700 万亿日元,是最庞大的潜在消费群。”老龄阶段是特殊的人生阶段,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特殊性,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升高,65 岁以上老龄人患病率达 48.3%。瑞典、丹麦等高福利国家公共养老负担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