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共38张ppt).ppt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2《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共38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是一员武将,戎马一生,满心想的都是收复失地; 他是一名词人,笔耕不辍,魂牵梦萦的还是收复失地。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看看他是怎样抒发他那满腔的爱国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及诗词大意。 2.理解典故的含义和作用,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体会词人抗敌救国的报国热情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苦闷。 4.正确背诵并默写全词。;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主张抗金,坚持北伐,渴望恢复中原。虽才智兼佳,但始终不被朝廷重用,后被主和派排挤,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42岁被免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病逝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其词多以缅怀故国山河、抒发抗金救国之志和揭露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风“激昂豪迈,风流???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中国历史上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时间;解 题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的地点。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登楼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取其不忘中原之意。 怀古:所写的内容。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写作背景 南宋统治偏安江南,对金一味求和妥协,无心收复失地。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6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当时韩侂胄把持朝廷权力,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声誉,于1203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积极为伐金做准备,但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的韩侂胄,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草草北伐。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反而对他产生疑忌,后来把他调离了镇江。这时离辛弃疾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他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满怀悲愤而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听朗读,整体感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基调? 欢快、忧愁、寂寞、伤感、豪迈、痛恨 恬淡、闲适、悲愤、思念、激昂、消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词长于用典。 用典:是一种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前人的诗文名句等说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 作用:可以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使文辞典雅,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步骤:①找出诗中用典的地方。②理清典故中的其人其事。③分析诗人用典的态度、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思古人”“忆其事”。他想到哪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哪些历史故事?在文中分别对应哪一句话? 共用了五个典故: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 ②人道寄奴曾住(刘裕) 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 ④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 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赏析上阕: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分析典故: 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 ②人道寄奴曾住(刘裕);暗讽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忍耻忘仇、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怯懦表现。;“寻常巷陌”: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高度赞扬了刘裕。“人道”:人们传颂,以英雄为傲,是对英雄的向往;“寄奴”:表示对刘裕的亲切、自豪之感。“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的部队之精锐,以及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

文档评论(0)

187****18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