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心研究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追求卓越
PAGE 2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教材分析】
教材从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四方面阐述了三国至隋唐思想文化的新成就。儒、道、佛三家既相互影响又各自发展,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点。文学、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异彩,尤其是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中国画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唐朝则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带来文化上的频繁交流与兼收并蓄,在扩大中华文明影响的同时,又使中华文化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
【教学目标】l
1.通过史料分析,理解民族交融与中外文化交流是三国至隋唐文化多元繁荣的重要原因,认识佛教在中国盛行并通过分析其本土化的原因,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史料实证)
2.阅读建安文学、田园诗、骈文、南北朝民歌和唐诗的代表作,体验不同文学流派风格,认识唐诗是中国文学的高峰。(历史解释)
3.设计表格,梳理三国至隋唐文化在多领域的成果,挖掘多元特征的表现,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辉煌文化的历史。(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三国至隋唐文化多元、多领域发展。
【教学难点】佛教盛行及中国本土化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主题】厘清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成就,分析、归纳得出思想、宗教呈现的持征、科学技术在多领域取得新成果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多元归一,三教归儒
1.道教——主张“贵儒”和“遵道”
(1)兴起:东汉末期,道敎在民间开始形成。(尊老子为教主,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
(2)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在民间广泛传播,井逐渐官方化。儒道合流: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玄学。
(3)唐朝时期: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
玄学: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这一哲学思潮把《老子》、《庄子》、《周易》三部书称“三玄”,尊奉为最高经典,把老庄思想和儒家经义相融合,构造出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理论体系,以取代汉代的神学体系。玄学家多是所谓名士,他们畏惧政治斗争,逃避现实,谈论空虚玄远之学,形成风气。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
2.佛教发展
(1)传入: 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
(2)魏晋南北朝: 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
(3)隋唐时期鼎盛。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魏晋至唐灭佛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
①政府:三武一宗灭佛。“三武一宗”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②民间:代表人物是范缜。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沉浮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
(2)秦朝:焚书坑儒,儒家学派受到重创。
(3)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确立独尊地位
(4)魏晋南北朝:独尊地位受到挑战,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5)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6)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7)唐中期:韩愈提出提出复兴儒学。
思考1:佛道为何能够首先交融?
一是思维方式比较接近,习惯于直观性思维;二是有共同的沟通话题,佛家的“空”与道家的“道”可以相互理解;三是都带有一定的神秘性。
思考2:儒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是自身的缺陷,二是佛道的冲击,三是政局动荡,中央力量被削弱。
探究一 佛道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道教的流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
(2)当时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来世幸福上;道教提倡互助互利,关爱穷苦人群,很容易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
(3)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为维护统治,当时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 (1).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2课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pptx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选必2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4课时 5、4、3、2加几.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第5课时 学习准备.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11课时 10的加减法.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4课时 分与合.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3课时 第几.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6课时 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6课时 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7课时 认识减法.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第4课时 在教室里玩一玩.pptx
- 2025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4课时 8~9分与合.pptx
最近下载
- 小儿蛛网膜囊肿护理查房.pptx VIP
- 高级微生物学(第二版)课件 3--5 真核微生物、 无细胞结构生物 病毒、 微生物的代谢.ppt
- 《企业数字化转型》课件 —— 引领行业创新的解决方案.ppt VIP
- Unit 1 Happy Holiday第4课时(Section B 1a-1d)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DG TJ08-61-2018上海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ocx
- (最新)手卫生试题(+答案).docx VIP
- 内分泌疑难病例分享.ppt VIP
- T_CTSS 77-2023 现制茶饮料 制作规范.docx VIP
- 选厂安全教育培训试卷(带答案.doc.docx VIP
- 16吨随车吊随车起重运输车技术参数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