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影像形态学测量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脏常用影像形态 学测量 X线 一、心胸比: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正常值:0.5,分为三度,0.51~0.55 为轻度、0.56~0.60为中度、大于 0.60为高度增大。 缺点:受体型,横膈位置影响大,横 位心及垂位心较大误差;不能反映心脏前 后径的增大。 心胸比等于: T1+T2/Th; T1: 右心缘距中线的最大 距离; T2: 左心缘距中线的最大 距离; Th: 胸廓横径,以通过右 膈顶上缘测量胸廓横径为 准 。 摘自临床心脏x线诊断 学刘玉清主编 心胸比测量示意图一 B: 心脏横径,两 心缘最凸点垂直线 之间的距离。 A: 胸廓最大横径。 心胸比: B/A 摘自影像诊断学 [美]Peter Armstrong著邱健 泰等译 心胸比测量示意图二 取右心房与大血 管交点至右心膈角水 平线垂直距离为右心 房高,取主动脉弓项 至右心膈角水平线垂 直距离为心高,两者 之比右心房一心高比 率。平均0.46±0.04, 反映右心房增大.。 二 、心高比 : 三、主,肺动脉的测量 1. 升主动脉宽径(A1), 以升主动脉右缘 最凸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计(如果升主动 脉外缘不清,可按上腔静脉外缘计)。100 例青壮年的测量(下同):平均 2.58±0.48cm。 2. 主动脉结宽径(A2), 主动脉结最凸点 至大气管左线主动脉结压迹最凹的距离。 平均2.76土0.28厘米。 3. 主动脉长径(A3), 自右心缘大血管与 右心房交点至主动脉结最凸点的距离。平 均9 .35土1 .61厘米。 1. 肺动脉段基线(P1); 主动脉结~肺动脉交点与 肺动脉~左心房耳部(或左心室)交点的连线。平均 4.88±0.72cm。 2. 主肺动脉干横径(P2): 自肺动脉段最凸点(或 最凹点,如平直 则取其中点)至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平均3.86 ±0.53。 3. 肺动脉段凸出度(P3): 自肺动脉段最凸点(或 最凹点)至肺动脉段基线的垂直距离,如果肺动脉 段为平直则其凸出废为0,凸出者为正值,凹陷者 为负数。平均-0.11±0.28cm。 4.右下肺动脉干横径(P4):右下肺动脉干上端外缘 至中间段支气管外缘的距离,正常1.5cm。 (摘自《临床心脏X 线诊断学》刘玉清主编) CT 1、 主肺动脉水平测量升,降主动脉及 主肺动脉横径(心脏收缩期数值) 2 、左房体部水平测量左房前后径, 及 横径 3、 心脏短轴图象左心室中部(两组乳 头肌显示最清楚的)层面测量左室舒 张末期前后径、横径,及左室各壁心 肌厚度 4、 心脏长轴中心层面测量左室长径 部位 男 前后径(m) 女 P值 ;值 男 横径(mm) 女 P值 :值 主动脉窦32,3±4.1 31.2±3.80.05 0.03 31.4±4.2 31.7±4.3 0.05 0.07 升驻动 0.05 0.70 30.6±3.30.05 0.62 降主动脉 励脉 0.004 左心房 0.防 左心室 1,29 0.05 50例正常人EBCT 心血管径线测量结果 部位 舒张期心肌厚度(nm) 收缩期心肌厚度(mm) 男 女 男 女 前壁 7.6±1,4 1.3±1.2 14.2+3.7 13.1±3.6 侧壁 7.6+0.9 7.0±1.1 14.1±3.3 13.3+3.6 下壁 8.7±15 8.2x1.5 15.8±2.3 15.0±2.2 室间壁 9.0±18 8.6±1.8 14.9±2,4 13.8±3.6 平均 8.2±1.7 7.0±1.5 14.4±2.6 12.5±2.0 P值 t值范围 0.05 0.002~0.01 0.06 0.0005-0.001 50例正常人EBCT 各壁心肌厚度测量结果 MRI 测量方法与CT 测量方法类似 15-4C 正常心旺平行室网隔 长轴 MRI 测量模式图 1.左心血儿左鉴长,量轴脚量丝:2.升主动脉惟部p3; 肺动脉:4:主动脉马15,气管,右心房;A,左 室 前登:1,左塞下壁: AP, 左重心实; Y, 肌型厚度 图5-4A, 正常心脏横断MRL 测量 模式图(心室中都层画) A. 左照前壁:5.置问隔几都:工,左重假壁: P; 左 主后量:二,左室肌殖厚度, O, 左重长在,1,安富 置径:2,右直膜径:5:有出萌后径 团5-4B 正常心胜MRI 测量模式图 (描断心底部居■) 1. 主牌功脉横径;之开主动脉前后径,3、上应静整: 4. 左心房神后径;5:降主脚脉前后卷 田5-4D 正常心脏短轴 MR [测量模式图 1、左赛及冠轴测雷规;工,右直:A. 热罩工:倒忙 3,直间隔 1,下重 心,具壁厚座测量峡 左心房 右心府 左宜长径 左室短径 右心主 主动比

文档评论(0)

150****8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