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 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 课件-高一上学期新版中小学法治教育实验教材(·基本权利篇).pptx

第4课 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 课件-高一上学期新版中小学法治教育实验教材(·基本权利篇).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法治教育实验教材高一上基本权利篇第4课 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 教学背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具备现代法治观念的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2014 年 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蓝图、举措以及方略,并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教育部为此于2014年11月26日颁布《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人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相关知识,知道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懂得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提高学生对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具备理解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杜绝对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立自觉认识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义务观念,增强理解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责任意识。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相关知识,知道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的意义。 过程教学准备视频、课件、各小组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一)观看视频:《杜绝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二)出示教学目标,指名读一读。 汇报分享二、汇报分享,展示才能。(一)各小组根据课前预习,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汇报分享学法之要对家庭暴力说“不”家庭本该是亲情融融温暖幸福的,但是父母对子女畸形的爱,带给子女的却常常是伤害,甚至会酿成悲剧。家庭是未成年人生长和发展的基本场所,也是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与其他各种社会保护相比,家庭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些父母把子女当作私有财产、附属品,不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关心照顾、帮助、教育自己的儿女,预期的教育效果收不到,甚至还产生敌对仇视。 汇报分享父母、家长应了解或认识未成年人的权利,懂得自己作为保护者的责任,这直按关系到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实施和质量。现代家庭要保护未成年人,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成年人成为独立成熟的权利主体。这就需要保护,更需要尊重,未成年人只有在被尊重的环境中体验到尊重,才能够学会尊重和自尊,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保护。 汇报分享对教师暴力说“不”近些年来,个别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酿成被体罚学生重伤、自杀等严重后果。教师暴力,对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首先,受害最大的是学生,除了显而易见的肉体上的伤害以外,心理上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在通常情况下,后者的影响更为持久。它会使学生产生恐惧、自卑心理,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可能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受伤害的阴影。其次,它可能引起直接的师生对抗,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发展成对教师的暴力行为。再次,它引起教师与家长的纠纷,家长与教师对簿公堂,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恶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不成合力,不利于协调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汇报分享长期以来,人们十分注意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尊严,一再告诫孩子们要听老师的话。其次,教师和其他人一样,也会犯错误甚至犯罪,也都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所以,家长在遇到教师对孩子实施暴力的时候,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汇报分享个别教师对学生实施暴力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1.因学生迟到或未完成作业,甚至是家长未在作业本上签名而不许学生上课;学生违反纪律被赶出教室等。2.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学活动无关的活动等。3.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如一些学校为应付中考或高考,放弃和中止一些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例如不开音乐课、地理课等。 汇报分享(二)侵害学生的人身自由1,以未完成作业或不守纪律为由,使学生不能按时下课或放学,剥夺学生的课外自由活动时间。2.罚站,罚打扫卫生,罚写作业,罚跑步等。这些都是一些教师经常采用的带有普遍性的手段。 汇报分享(三) 侵害学生的人格尊严1.讽刺、挖苦学生。2.故意侮辱遏骂学生,甚至殴打学生。3.不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将学生的家庭隐私和学生成绩及行为表现随意公开。4.给学生取一些歧视性或侮辱性的绰号。5.借助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孤立学生。6.不给学生以合理的解释权和自我护权。7.以“送公安机关”“送工读学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