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读这些哲学史类的书籍主要是让咨询师对于中外的整个思想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我自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还算深刻,这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由于妈妈是教师的缘故,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首,中学阶段是在爷爷奶奶哪里度过的,虽然当时课业很繁重但是我还是抽空看完了爷爷那里的藏书如《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当然还有很多描述中共历史的书,因为爷爷是我们县的老干部、老党员。在高中阶段遇到了一名老师她是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就带我们班的,两年当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读物。加上我们那一届开始使用了新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古文的学习,有一半的量。像很多毛泽东的诗、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很多著名诗词都在那个阶段深入学习理解的。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是经济管理系,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但是我经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讲座,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读,所以也并不曾落下。相反,还认识了几个汉语言文学系的校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使自己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不少。毕业之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哪里的图书大厦总是被我经常光顾,不过以前看书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直到看到王明夫先生为和君咨询师列出的书单,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要完成的知识体系积累所必须的书目了。
这里并不是自卖自夸的一番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读哲学史的难度。平常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如果并不难懂可以一天一本,像普通的文学类、管理类书籍最少也可以一天一百页,但是这次读哲学史每天就读一章,大概二十到三十页的样子。这是因为读它的每一章都是中国一家或者一派的思想精华之总结,其中必然穿插着很多大师的言论,加上又是古文的版本,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令人非常头痛。但是读完之后,细细回想,真不愧是大师的作品。每一章都用最简洁的话语,论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先生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子学时代是从孔子至淮南子,这段时期大概是中国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另外一个叫经学时代,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当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电视剧当中看到的有很多还是儒家思想的反应。比如今年热播的几部电视剧《家的N次方》《裸婚时代》及最近的《新还珠格格》,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对于婚姻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满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清入关以来还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像中国古代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其实都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于评论这部大师的书籍,所以就此搁笔。想想这种大师的书应该是无数人拜读过,在网上发现了这篇名叫淡泊之訫的网友写的读书感悟感觉写得还不错,转载过来以学习之。本来向想写一下,发现只能写一些皮毛,这种表面功夫的文章写了并没有多大意义。转载之文的作者应该是哲学或者文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就是年长的一位朋友,他的认知要比我们这些初读者深刻许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这本书和下面这篇文章,不过可能会头痛,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其运用材料之广、考证之详、分析之精,向为称道。此书初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名学者陈寅恪。金岳霖对之都有很高的评价。作为该书上、下卷的审查人,陈寅恪认为此书为清华丛书中的一个“美备的著作”,誉之为“实今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主要理由如下:一,此书对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客观地整理了中国哲学史;二,作者冯友兰“有史学之通识,纵贯之眼光”,发现了真、伪材料的各自价值;三,该书下卷“取西洋哲学之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成系统而多见”;四,全书取材谨严、精审,持论精(正)确。(1)该书的另一主要审查人金岳霖,有其自己的哲学史观,主张“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是成见”。他认为哲学既离不开成见,若再以一种成见去形容其他成见,写出来的书无论从别的观点看其价值如何,总不会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以此哲学史观为指导,金岳霖指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冯友兰的态度是“以中国哲学史为在中国的哲学史;但他没有以一种哲学成见来写中国哲学史”。(2)并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作了比较,认为“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适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艺流程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项复习(湖南专用).pdf VIP
- 工艺流程题 期末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x VIP
- 高职英语写作-PPT课件(全).pptx
- ZCC12800吊车技术规格书.pdf
- 202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题库.docx VIP
- 心脏猝死与心脏骤停急救.ppt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抛体运动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pptx VIP
- 2024年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数学4月模拟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学军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部分图表—博弈论教程-王则柯.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