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状液最新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乳状液的定义 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以适当的比例自发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稳定体系,形成的分散相液滴直径约为10~100nm。 组成 : H2O相, 油相,表面活性剂 热力学 : 稳定,离心不分层 液滴大小 :10nm-100nm 光学特性 :透明,各向同性 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胺 助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胺 降低界面张力 可使表活剂在其cmc下仍能降低界面张力,甚至为负值 增加界面膜的流动性 增加柔性,减少微乳液生成时所需的弯曲能,使微乳液液滴易生成。 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不是主要。 乳状液与微乳状液及胶束溶液的性能比较 乳状液与微乳状液及胶束溶液的性能比较 微乳状液的类型 微乳液分为O/W型、W/O型和双连续相型三种类型。 微乳液形成机理 一:增溶理论 乳化剂(助表活剂)水溶液→浓度大于CMC→形成胶束→加入油→增溶(图a)→增溶油量增加→胶束溶胀成小油滴→形成微乳液(图b和c)→继续进行→微乳液转变为乳状液(图d)。 ①增溶过程是自发的,故微乳液形成过程也是自发的。 ②微乳液的形成过程不可逆。 微乳液形成机理 二:混合膜理论 在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形成混合膜,吸附在油水界面上构成双重膜的形式。由于混合膜具有非常高的柔性,易于在油水界面上弯曲,这种弯曲的程度和方向导致了不同的W/O型O/W型的微乳液的形成. 模型 混合膜理论 1.在油-水界面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在界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膜,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为Po/w,加入表面活性剂后降至p1,则相应的表面膜压π与它们的关系为:p1=Po/w-π 2.再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后,则界面就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油组成的混合膜。在混合膜的两侧,形成了不同特性的油/膜界面(O/M)和水/膜界面(W/M),因此这种膜又叫双层膜。Po/w降至P(o/w)a,π升至πG,总的界面张力为:Pt=P(o/w)a-πG 混合膜理论 混合膜理论 图7-14 :AB曲线为混合膜水侧的π-A曲线(A为双层膜中每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表观面积,即Ao,Aw分别为双层膜油侧与水侧的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表观面积,)CD曲线为混合膜油侧的π-A曲线;EF曲线由Langmuir膜天平实测的双层膜π-A曲线,它等于AB与CD曲线之和。 图中的πw和πo为平面混合膜水侧与油侧的表面膜压,而πw,πo为弯曲混合双层膜相应的表面膜压。由于π’w不等于πo,故在平面混合双层膜中产生压力梯度πG,迫使油分子渗入膜两边自动膨胀。 混合膜理论 导致双层膜弯曲的力:πG-π。在弯曲前,若πG-π0,则总界面张力小于0,满足了微乳状液的形成条件。 另一方面,在平板双层膜时,虽π’wπo,但膜两侧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表观面积相等,即Ao=Aw。形成弯曲膜时AoAw,油侧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展开的程度比水侧的小,形成O/W型微乳状液。(图7-15) 混合膜理论 π’wπo,油侧的展开程度比水侧的大,导致AoAw,从而形成W/O微乳状结构。 若体系中部分膜π’wπo,另一部分π’wπo,则形成双连续相结构。 π’w=πo,则形成层状液晶结构。 可以认为,在油-双层膜-水三相平衡体系中,πG-π0是形成微乳状液的必要条件, 而π’w不等于πo是形成微乳状液的充分条件。 微乳状液的制备 微乳状液形成时不需要外力,主要是匹配成分中的各种成分。目前采用HLB法,PLT法,表面活性剂分配法,盐度扫描法等来寻找这种匹配关系。 例:盐度扫描法 当水-油-乳化剂-助表面活性剂以一定比例确定后,向该体系中按浓度由低到高顺序加入盐,体系呈三种状态:    WinsorⅠ、WinsorⅡ和Winsor Ⅲ(见图)。 微乳状液的制备 当盐量增加时,表面活剂和油受

文档评论(0)

祝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