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打芭蕉》音乐赏析
1 乐曲简介
《雨打芭蕉》是广东民乐的一首经典性的代表作品,起源于粤语地区,属于广东音乐派别。乐曲通过描写初夏时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雨水滴落在摇曳生姿的芭蕉叶上的动人声响,用活泼流畅、清新质朴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雨打芭蕉的喜爱、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恶势力的斗争精神。乐曲表现的内容据陈俊英解题说:“广东古曲之一,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乐曲材料源于“八板”的变体。通过放慢加花等手法变奏,并用节奏的顿挫,连断对比和对旋律乐句的短碎处理,使之形象生动,音乐优美动人。它主要流传于三角洲一带,不仅在全国广为流传,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乐器的使用上,更突出了以流暢、自然、活泼为主要的广东音乐特点。
2 曲式分析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受群众喜爱的乐曲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流畅,标题形象显明,乐曲结构紧凑。以五声为骨干,加四七两个偏音,很有地方特点。自问世以来有不同风格的演奏版本,原为两段,现今演奏增为三段。
第一段:此段由以合头、合尾的手法相互紧密衔接的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演奏得连贯而流畅,表现了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前两个乐句以改头不换尾的方式展现,而后两个乐句则以换尾不改头的方式展现。如此一来,中间的乐句就成为了第一短三个乐句的联系桥梁,让三个乐句保持高度的统一性的,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变化,连贯流畅,混若天成,不管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还是在音乐动听性方面都不可不谓精妙绝伦。
第二段:这是一个与第一段旋律个性形成对比的展开性段落,以一连串节奏顿挫、旋律跳跃轻盈的分裂短句,轻盈的顿音和旋律的切分进行,表现出运动着的落雨变化,更表现出人们观赏落雨、喜看芭蕉丰收时的活泼、轻快心情。这段音乐的特点在于句幅短小、气息紧凑,包含大量连续不断的垛句,以旋律模仿雨打芭蕉的声音。仔细听来,能够使人真切地感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如见芭蕉婆娑摇舞之态,极富南国情韵。第二段与第一段的旋律存在明显对比,仿佛是由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突然转换到雨打芭蕉的乡土田园景致,从而增强了两段音乐的联系性,营造出一种大雨突然而来的气氛,更能深刻展现音乐变化,充分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第三段:旋律在围绕商音旋转之后,以宫音为新的调式主音结束了全曲,似还有新意延伸,让人回味无穷。与传统广东音乐相比,这一段音乐更具哲理深思,通过简短而深沉的音乐对第二段急促、清脆的音乐进行总结。以抒情替代第二段的呼啸,不仅准确表现了雨打芭蕉的前后过程,也深刻表现了对雨打芭蕉的深思。
3 内涵分析
音乐作品的内涵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除了乐曲本身之外,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文化艺术等。从乐曲本身来看,《雨打芭蕉》无疑是传统民间音乐的上乘之作,其充分利用音乐特性,准确表达了“雨打芭蕉”这一情境,更进一步延伸渗透了“雨打芭蕉”的情感与深意。在秉持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风格的同时,《雨打芭蕉》更融入了传统广东音乐少有的人生喟叹和哲理深思,使其在广东传统音乐历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更具内涵。
从时代背景来看,《雨打芭蕉》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较为坎坷的经历。早在20世纪10年代,《雨打芭蕉》的雏形就已经出现,并在之后被各音乐人进行不断改编,乐曲在艺术形式上才逐渐臻于成熟与完善。在建国后,《雨打芭蕉》就成为了广东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作。不过在十年动乱期间,受政治因素影响《雨打芭蕉》一度被易名为《蕉林喜雨》,不过好在之后得以纠正,才让这一经典音乐作品能够以最正确也最适合它的形式呈现,表达对风雨交加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平静安宁生活的期盼。
从文化艺术来看,《雨打芭蕉》有着极其深刻的“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细赏《雨打芭蕉》,不难从中解读出我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与思想,尤其是“万物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雨打芭蕉只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个场景,但是却蕴含了人不同的思想情感。“雨打芭蕉”虽然只具有两个意象,但通常却包含了两组存在差异的四个元素,分别是“雨、芭蕉、夜、愁”和“雨、芭蕉、春、喜”。《雨打芭蕉》这首乐曲也是如此,既包含了对风雨交加局势的担忧,也包含了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将人的情感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起来,基于人与自然传递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4 曲作者
中国民间乐曲《雨打芭蕉》是广东的传统音乐作品,关于乐曲的作者存在争论。据传是何柳堂作曲,但是,该传闻至今尚未被证实。乐谱初见于1917年左右丘鹤祷编著的《弦歌必读》。后经潘永璋执笔整理。
5 老师寄语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雨打芭蕉》是一部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今天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据今天已逾近百年,但是其仍然有十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灼热丝试验规范.doc VIP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pptx VIP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下册(2019)_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科幻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专练 .doc VIP
- 小学语文大阅读《奇妙的数王国》 指导课件.pptx
- 灼热丝试验及标准.docx VIP
- 新能源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高等有机化学 周环反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