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昊陵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太浩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它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太浩伏羲庙,被列入中国18个大明园林之一。太昊陵原占地面积约875亩, 规模宏大, 始建于春秋时期, 后不断增制发展, 完善于明清, 历代帝王共计52次御祭, 备受历朝封建统治者的尊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考察并亲笔题词。太昊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太昊陵历史悠久, 文化资源丰富, 然而笔者通过对其现状的调研发现, 当今太昊陵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 呼吁相关职能部门科学规划, 做好太昊陵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一、 太浩陵历史文化资源的总结
(一) 封建所代表的太重要陵庙
太昊陵内的建筑。太昊陵原先是一处规模宏伟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 宋以前的建筑多毁于水患、兵灾等。现存建筑多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 (1448年) 及后世重建, 清代乾隆时曾大加修葺。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 各具格局。如果把自南向北的大门层层打开, 驻足远望, 可从最南端的午朝门外直接望见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 号称“十门相照”。以中国传统八卦文化内涵而设计, 是我国古代帝王陵庙中独树一帜的孤例。
太昊陵里的古树名木。太昊陵景区内还植有众多参天古树, 树龄在300年至1900年不等, 这些古树见证了太昊陵的历史, 是太昊陵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祭碑。太始门上转厢楼内立有洪武四年 (1371年) 朱元璋亲自撰写祭文的御碑一通, 又称“御碑亭”。它是太昊陵庙现存最早的御祭碑。统天殿至显仁殿两侧的两块碑楼, 是清康熙年间所立的太昊陵庙重建、重修碑,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名人题字。作为人祖伏羲长眠之地, 自然少不了历代帝王至此御祭, 如南宋高宗赵构以及清朝乾隆皇帝, 就在此留下了御笔亲题。历代文人墨客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至此作诗题字, 在为人祖伏羲歌功颂德的同时, 也为太昊陵不断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二) 太-工艺流程说
太昊陵庙会。即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到太昊陵朝祖盛会。传说太昊陵庙会自远古就有。伏羲氏制嫁娶, 人类才从群婚过渡到对偶婚。而初始的庙会应该是青年男女聚会媒合的地方, 到了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朝祖进香。人们每年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到太昊陵求神拜祖, 祈求人祖爷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 祈福儿女子孙兴旺。太昊陵庙会规模宏大, 历代帝王每年都要派人来朝拜。历史记载,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 赴庙会的人达到200万人次以上。如今到了每年的庙会期间, 每天有数十万人涌入庙会, 最多时曾达80多万。朝拜者来自全国各地, 更有众多海外学者与文人前来探古寻缘, 追根问祖。
姓氏文化。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产物。中华姓氏产生之初就与人类的繁衍进化有着密切关系。伏羲是中华民族“制嫁娶, 正姓氏”的始创者。从此, 中国人的姓氏开始产生, 姓氏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 成为我国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记。
诗歌与传说。统天殿背后屏风上部是魏曹植所写的《太昊宓羲氏赞》:“木德风姓, 八卦创焉, 龙瑞命官, 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 罟网鱼畝, 瑟以象时, 神德通元。”赞扬伏羲的丰功伟绩。清人朱炎昭拜谒太昊陵, 曾作诗云:“松柏森森碧殿前, 羲陵高压大湖园。千秋不祧斯文祖, 一画尝开太古天。灵籍素王传抔土, 恩流赤子遍庖烟。年年二月喧人海, 尽是云仍扫幕田。”这首诗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太昊伏羲氏的赞颂与讴歌。
泥泥狗。在太昊陵庙会上, 古风遗俗随处可见, 其中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动物土偶———泥泥狗, 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泥泥狗囊括了形形色色的奇禽异兽, 多达200多种, 大小不等, 造型奇特, 别具一格。各种图案, 浑厚古朴, 极具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漆器文化的格调, 因此被海内专家誉之为“真图腾活化石”。
担经挑。太昊陵庙会的朝拜礼仪具体形式多样, 有各种艺班的演出, 梆子戏、马戏、龙灯等。“担经挑” (又称“担花篮”) 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并且独具特色。在庙会上, 时常有三五成群的妇女担着花篮在统天殿前或陵墓前唱耍。据考证, 这种流行于太昊陵进香会上的“担经挑”是“原始社会以舞祭媒保留下来的一种遗俗”, 集祭祖、娱神、求子为一体, 是淮阳独有的“祭祀太昊伏羲氏的巫舞”。这种原始巫舞的保留也反映了历代人民对伏羲朝拜讴歌的延续。
二、 营建与扩修的破坏
历史上太昊陵受到历任统治者的重视, 多次拨银进行营建与扩修, 但也多次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明清时期, 随着帝王对人祖伏羲重视程度的增加, 于是对太昊陵庙进行大规模的修缮, 形成了今天的大体格局。
(一) 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开发项目少,管理难度大,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 太昊陵引起了党和国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