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走在信仰与权力之间——武则天借佛教称帝的历史源流
武则天是我国历代君王中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武则天自幼就受母亲信仰的影响,25岁时出家认真学习佛法数年,后来利用佛教理论助自己顺利登上帝位,并且援引佛教加强统治。同时,在武则天的大力推崇下,佛教广为盛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见,武则天的一生都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武则天;佛教;权力;信仰
在众多历史人物中,最有争议的、对历史最有影响力的女性非武则天莫属。虽为女性,她却具有过人的政治谋略,也因此改写了男性称帝的历史,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古代帝王历来都会刻碑来为自己歌功颂德,权倾朝野的武则天也许是深知后人会对自己的评价褒贬不一,为自己树起了“无字碑”,一生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游走在信仰与权力之间的武则天是怎样登上皇帝的宝座的?是出于对佛教的信仰?还是她自身对权力的追逐?本文以武则天与佛门的历史渊源为线索,探究其是如何借助佛教登上帝位的。
一、与佛结缘
说起武则天与佛教的因缘,最初应该是源于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母亲杨氏对佛教虔诚的信仰对武则天后来大力崇奉和发展佛教有着很大的影响。
武则天,名曌,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其母杨氏乃隋朝宰相杨达之女,由于隋文帝和隋炀帝都虔诚信佛,受统治者的推崇,当时佛教在社会上已经广为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出身于达官贵族之家的杨氏同样笃信佛教。父亲杨达死后,杨氏愿“永奉严亲,长栖雅志”,也就是决定虔心向佛,终身不嫁。后来在李渊的百般劝说和撮合下,杨氏嫁给了武士彟,即武则天之父。若非李渊,也许杨氏真的会终身为尼,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武士彟原为木材商人,后因投靠李渊麾下帮助其起兵反隋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唐朝建立后被擢升为工部尚书,封号荣国公。武士彟死后,杨氏再次有了出家的想法,最终因为武则天年幼而打消了此念头。武则天小时候常常陪母亲念经拜佛,在母亲的长期影响下,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佛门教义的熏陶,正如《大云经疏》中所说“神皇幼小时已被缁服”。
武则天14岁便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武才人”。贞观二十三年(649)八月,唐太宗卒,武则天与其他嫔妃一起被遣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此时,年仅25岁的武则天每日诵读经书,虔心学习佛法。在感业寺出家的几年中,每日对佛法的学习使武则天对佛教有了更深的认识,加上幼年时期受到母亲的影响,这些亲身经历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武则天以后弘扬佛法做了铺垫。
两年后唐高宗下诏接武则天回宫,武则天被封为“武昭仪”。与唐太宗相反,唐高宗为政无能,没有主见,处理政事毫无原则,这恰恰给武则天参政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便开始直接插手朝政。自显庆五年(660)起,由于高宗患有头疾无法处理朝政大事,于是朝政之事都交由武则天全权代理,每日上朝,武则天都坐在高宗后面垂帘听政,高宗形如傀儡,决断政务的大权握于武则天一人之手。此时,武则天和高宗被大臣和百姓并称为“二圣”,可见当时武则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与皇帝并驾齐驱。这为后来武则天发展佛教势力、利用佛教称帝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弘道元年(683),高宗在洛阳驾崩,遗诏有云“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1]29高宗的去世预示着历史将会出现一个重大的改变,对于武则天而言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久之后,武则天便完全执掌朝政君临天下,并且开始大力尊崇佛教,开创了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的又一个兴盛时期。
二、借佛登基
唐高宗病逝后唐中宗李显继位,此时武则天的称帝之心越来越迫切。不久,中宗被废,唐睿宗李旦登上帝位。深知武太后之意的睿宗,仍然要求由其母后武则天亲自摄政,于是武则天便临朝称制,独掌朝政。这样,大唐王朝依然被武则天亲自把持,虽然如此,但权倾朝野的武则天依然“名不副实”,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武则天的名位,实现真正的“君临天下”。古代帝王历来习惯以“奉天命”或“承天运”为借口使百姓相信自己君临天下的合理性,为了赢得各个阶层不同人士的支持,同时也为了给女性当权寻找合法依据,武则天需要一套新的理论来为自己称帝作合理化的辩解。
在当时,社会上并存着儒、释、道三种主流思想。从儒家思想来看,圣人孔子早就认为男尊女卑,反对“牝鸡司晨”,即“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如果女性掌权就是阴阳颠倒,就会国破家亡,这显然与武则天的目标相违背。从道家思想来看,在唐初的六十余年里,唐朝的几位统治者都信奉道教,道教的始祖老子被看成是唐朝皇室的“圣祖”,因此,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武则天登基称帝会被看作是谋权篡位,道教也就成为了武则天的一大障碍。
垂拱四年(688),为讨好武则天,武承嗣等人伪造了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瑞石,武则天得到“瑞石”之后大做文章:“命其石为‘宝图’,并在南郊举行盛大的告天仪式,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自称‘陛下’。”[2]157这块“瑞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