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图书藏馆的多元化发展
汉代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的时代。考察汉代文化发展的切入点甚多,但汉代的图书藏馆建设无疑是值得重点探究的领域之一。汉代最高统治者曾多次下令广泛搜求天下群书,多次组织大规模校书,并有专职的校书人员与专职掌管图书的大臣。图书的空前繁荣,必然会对图书藏馆建设提出较高要求。汉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对藏书馆舍的建设。汉代图书藏馆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局面。无论图书藏馆的种类,还是图书藏馆的建构方式都空前之丰富。汉代图书藏馆的发展既是汉代文化繁荣之标志,同时也为汉代文化发展繁荣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一、 汉代图书馆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汉代有各式各样的图书藏馆,有的承继先秦旧制,有的为两汉时期的新创。汉代不同的图书藏馆,其藏书的内容与功能也各异。
(一) 金保持藏书
石室、金匮为先秦藏书之旧制。《尚书·金縢篇》就讲周公将祈祷之册书纳于“金縢之匮”中。《史记·太史公自序》也说:“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眀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此说明石室、金匮本为先秦藏书之所。石室、金匮作为藏书之所在,两汉时期仍继续使用。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说:“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3296《后汉书·儒林列传》载:
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逺,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冺尽焉。
此言东汉末图书所遭之浩劫。不难看出,其中石室仍是汉代主要图书藏所之一。
又《后汉书·祭祀志上》载:
四月己卯,大赦天下,……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高庙。太尉奉匮以告高庙,藏于庙室西壁石室高主室之下。3170
此说明东汉的金匮、石室藏有玉牒书函等祭祀祈祷之文。又《后汉书·黄琼列传》载黄琼上疏汉顺帝曰:
间者以来,卦位错谬,寒燠相干,蒙气数兴,日闇月散。原之天意,殆不虚然。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2033
李贤注云:“石室,藏书之府。《河》、《洛》,图书之文也。”2033又《后汉书·李固列传》载李固上疏汉顺帝曰:
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群儒,引问得失,指擿变象,以求天意。其言有中理,实时施行,显拔其人,以表能者,则圣听日有所闻,忠臣尽其所知。2077
以上所引黄琼与李固之言说明东汉的石室又藏有《河图》、《洛书》等谶纬灾异之图籍。
(二) 石渠阁所存图书
此乃西汉新建之图书藏馆。《汉书·韦玄成列传》说:“玄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条奏其对。”可见石渠阁是汉代诸儒讨论经学的重要场所,其中所存图书当以儒家典籍为主。《汉书·施雠列传》说:“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颜师古注曰:“《三辅故事》云:石渠阁在未央殿北,以藏秘书也。”3599《三辅黄图》卷六说:“石渠阁,萧何造,其下龙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三) 西汉后期的校书活动
麒麟阁、天禄阁也是西汉新建的图书藏馆。《三辅黄图》卷六说:“天禄藏阁,藏典籍之所。《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书、处贤才也。”97《明一统志》卷三十二说:“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在府城西北,汉未央宫北。萧何造,以蔵入关时所得秦图书。宣帝亦藏秘书于此。”
天禄阁不但具有藏书功能,其中的校书活动也极为频繁。《汉书·杨雄列传》说:“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事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3584又《隋书·经籍志》说:
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錄,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向卒后,哀帝使其子歆嗣父之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
这是西汉后期著名的一次大型官方校书活动。其成果《别录》、《七略》为中国目录学之滥觞。不难看出,如此重要的校书活动主要在天禄阁完成,可见天禄阁在西汉图书藏馆中之重要地位。
(四) 汉代辟3所藏的图籍
辟雍为先秦旧制。例如,《诗·大雅·灵台》:“于乐辟雍”;《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郑笺:“宫,谓辟雍宫也。”辟雍在先秦时期具有多种功能,除大射行礼等礼仪活动外,辟雍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教学。《礼记·王制》说:“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显然,辟雍本为周代中央王室的教育机构,进行最高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