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流击水图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一语双关,既有对读书时代于湘江泅水之意,也象征在险恶的时代大潮中急流勇进、立志救国的抱负。 含有“中流击楫”之义,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1957年1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要点提示 联系画面 知人论世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 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 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农民运动蓬勃开展。 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秋景,回忆往昔岁月,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写下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活动三:知人论世,领略情怀 心胸开阔旷远 兴奋喜悦 深沉忧思 精神崇高 热情奔放 慷慨激昂 充满自信 以天下为己任 坚强有力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925年 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情景交融 词的下阕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下阕塑造了一群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视“万户侯”为“粪土”的青年革命者形象,这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注重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的形象特征。 词的上片描写了诗人寒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见到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川的昂扬情怀和对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倾注的深沉情感;下片回忆往年的生活,塑造了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革命者的形象,这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方法点拨 独立寒秋 湘江秋景 峥嵘岁月 中流击水 博大胸襟 壮志凌云 乘风破浪 砥砺前行 看 忆 人 事 景 情 方法小结 2.关注抒情主人公形象 3.关注景物,由物象而意象 4.知人论世,体悟情感 1.关注标题,把握内容 联系现实,读诗启志 在风雨如晦的年代,毛泽东立志救国,带领无数仁人志士开创了一个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今,我们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继续勇往直前。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 联系现实,读诗启志 责任担当 时代命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学少年 我的青春宣言 中华复兴,我辈担当。 逐梦强国,舍我其谁? 今日,我们从这里出发,做一等学问,修一等美德。 明日,我们必将肩负起祖国民族的前途命运,担当大任,成为社会栋梁。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2.“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抓住“故地”的“新颜”来写,描绘了一幅欢快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2.抒发了诗人自信、豪迈、乐观的壮阔情怀,充满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胜的信念。 随堂检测 1.背诵默写全词。 2.积累10句左右描写秋景的诗句。 3.比较分析词中“独立寒秋”的“独”与李白“独坐敬亭山”、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苏轼“似于幽人独往来”中的“独”蕴含的不同情感。 4.诵读毛泽东其他诗词。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活动评价量表 评价项 诗歌朗读 内容理解与归纳 感受诗歌形象 体会主旨情感 品赏语言与艺术表达 分项 正确流利 停顿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