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斑马鱼质量控制第2部分: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监测技术》征求意见稿.docxVIP

《实验用斑马鱼质量控制第2部分: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监测技术》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 — 实验用斑马鱼质量控制第 实验用斑马鱼质量控制第 2 部分: 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质量要求与监测 Quality controlof laboratory zebrafish Part 2:Parasitologicaland microbialstandardsand monitoring XXXX-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I DB22/ ***—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科技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巍、于慧美、张大维、徐彩云、杨光、崔佳润、刘亚男、郭莹。 1 DB22/ ***—20** 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质量要求与监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用斑马鱼的术语与定义、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的监测规程,包括:检 测方法,检测流程、结果判定,判定结论。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级实验用斑马鱼的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的质量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649-2020 实验动物 实验鱼的质量控制 DB11/T 196—2003 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 GB/T 19495.3 转基因产品检测 核酸提取纯化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实验用斑马鱼(laboratory zebrafish):经人工饲养、繁育、不携带所规定的鱼的 烈性传染病病原和与人共患病的病原,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 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斑马鱼。 4. 本项目标准中包含的检测项目 4.1 外观检查 外观健康、无异常。 4.2 寄生虫和微生物的检测 2 2 DB/ ***—20** 4.2. 1 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 检测要求 寄生虫 小瓜子虫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 微孢子虫 Pseudoloma neurophilia ● 卵圆鞭毛虫 Piscinodinium piilulare ○ 毛细线虫 Pseudocapillaria tomentosa ○ 微生物 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 ● 海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marinum ● 申克氏孢子丝菌 Sporothrix schenckii ● 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 脓肿分支杆菌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 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 ○ 注: ●表示必须检测指标; ○表示体色、形态、行为异常时补充的检测指标。 4.2.2 检测流程 3 DB22/ ***—20** 4.2.3 检测步骤要求 4.2.3.1 检测频率 常规性监测:实验用斑马鱼种群每 3 个月至少检查一次。 其他检测:需要时进行。 4.2.3.2 采样要求 采样对象:常规性监测,选择 3 月龄以上的成鱼。 采样方式:按照 DB11/T 196—2003《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应在每一生 产、实验设施内隔离的不同水环境内随机抽取样本鱼。病理样品的采集应与微生物学、寄生 虫学检测联合进行。 采样数量:抽样采集数量见下表: 同一环境实验用 斑马鱼数量 抽样数量 50 尾以下 3 尾 51- 100 尾以下 5 尾 100 尾以上 5% ,最大取样量为 30 尾 样本送检及运输:样本送检运输容器应清洁卫生,防止样本腐败或污染。样本应有特定 编号和标识并附送检单,写明样本的来源、种、系、级别、数量、检测项目和采样时间。 4.2.4 检测方法 4.2.4.1 寄生虫检测 显微镜鉴定:小瓜子虫、卵圆鞭毛虫、毛细线虫取鳃、鳍和体表黏液,水浸片法镜检; 微孢子虫取脑或脊髓,压片法镜检。 PCR方法鉴定:基因组DNA的提取,按照GB/T 19495.3《转基因产品检测 核酸提取纯 化方法》 中的方法或采用相同效果的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或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 剂盒提取病原菌DNA;PCR扩增,利用设计的PCR引物序列F:5 ’-ATC GCC AAG GAG ATC GAG 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