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通话考试技巧(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话考试技巧 普通话考试高分技巧 1.统观话题,把握类型 在单音节字词上面,总共有100个字,考生在平常的时候应多加练习,无外 乎就100个字,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读音的正确并吐字清晰。 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语 在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多用口语词,少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古语词或“基 本上”、“一般说来”之类的书面语、公文用语。汉语书面语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 中的词语。这些词语很文雅,很精炼,使用这些古语词可以使语言有庄重的色彩, 但同时也就会使语句减少了几分生动和亲切,因此不适合在说话时使用。例如“诸 如”常用在公文里,口头上说,不妨改为“比方说……”更好。“无须乎”也不如 “不必”来得生动自然。“午后二时许”就是“下午两点多钟”的意思,但用在小 型联欢会上,就不如“下午两点多钟”更为活泼。运用口语词可以使话语显得生 动。 2.读音正确,切勿重复 对于双音节词语,考生在读时,一定要把握字词的准确性,该停顿时就停顿, 也不可一气呵成,如读错的字词,也不要再进行重复,继续读下去。说话时也不 要忽悲忽喜,情感大起大落,往往会因情绪激动而影响表达的流畅和语音的标准 度。 避免同音词 在口语中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现象,就容易造成误解。“向前 看”容易被误听为“向钱看”;“期中”也容易被误听为“期终”。因此人们在说 话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同音词的语词。据说有人出差到安徽,想品尝一下当 地的小吃。服务员指着一种宽面条问“面皮要不要?”当她听到“不要”的答复 时,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上海人来这儿,怎么都是不要面皮的?”想不到这句话 引起了旁边站着的一对年轻的上海夫妇极大的愤慨,认为这位服务员侮辱了上海 人。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是方言词语加上同音现象所造成的一场误会。服务 员使用了一个方言词“面皮”,而这个词正好与上海话中表示脸面的“面皮”相同。 1 这样一来,原来服务员所讲的意思“不吃宽面条”就被误解为“不要脸”了。由 此可见,在口语中避免使用同音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用时髦语 社会上常常流行一种“时髦语” 前些年从北方传来“没治了”、“震了”、“盖了帽儿了”、“毙了”(都是“好极 了”的时髦说法)。这些年又从港台传来“做骚”(表演)、“挂咪”(告别舞台)、 “发烧友”(歌迷)。上海地区又土生土长了“不要太(=太)”、“淘浆糊”、“巴子” 等时髦说法。这些时髦语虽然可以风靡一时,但它们是不规范的,因而也是没有 生命力的。满口时髦语不单会削弱语言的表现力,而且只能暴露出说话人素质的 低下。 3.注意篇幅,算准时间 在朗读短文的时候,我们要看篇幅的长短,然后进行时间的分配,掌握好时 间,因此在考试的前期一定要多找几篇文章来练习,也可根据电视上的主持人或 者是广播等来进行练习,另外,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因为在口语中,无 论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不容易非常准确地发出或接收长句信息,句子太长,容易 听头不知尾或听尾忘了头。所以在朗读时,要有一定的断句。 特别提示 1.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4个测试项,每个测试项开始时都有一段语言提示, 语言提示结束会发出“嘟”的结束提示音,这时,应试人才可以开始测试。 2.测试过程中,应试人应做到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音量与试音时保持一致。 3.测试过程中,应试人应根据屏幕下方时间提示条的提示,注意掌握时间。 4.如某项测试结束,应试人可单击屏幕右下方“下一题”按钮,进入下一项 测试。如某项测试规定的时间用完,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项试题。 5.测试过程中,应试人不能说该测试项之外的其他内容,以免影响评分。 6.测试过程中,如有问题,应试人应举手示意,请工作人员予以解决。 【普通话考试技巧】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2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