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含解析)悼亡类题材.docxVIP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含解析)悼亡类题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悼亡类题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文山卷后① 谢翱②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③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注]①文山,文天祥的号,至元二十年,文天祥抗元被俘,就义于燕京。此诗即作于此年。②谢翱,南宋诗人。元兵南侵时,谢翱曾追随文天祥。③碧血,出自《庄子 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听说文天祥被害后,痛不欲生,但两人已幽明隔绝,再无相见之时。 B.颔联用“死、生”两个字组成对偶句,蕴蓄着极其深挚的感情,格外哀切动人。 C.诗人因未能随文天祥为国尽节而羞愧,故没有面目以本名示人,于是改名换姓。 D.本诗抒发诗人了无生趣的悲叹之情,同时血泪凝成的忠愤抑郁之气勃勃于言表。 2.有人说本诗颈联“字字血泪,读之令人泣下”,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3.下列对于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孤坟”,苏轼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苏轼任所在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B.苏词运用多种手法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终成千古绝唱。 C.词人用“半死梧桐”自比,“失伴鸳鸯”喻妻,阴阳相隔,孑身独存之状,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D.贺词在艺术构思上最突出之处在于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词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其情之深已侵入文章构思当中。 4.同是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苏词与贺词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雨霖铃 [宋]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词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B.《江》词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C.《雨》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但是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D.《雨》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情写景。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真切。 6.两首词是虚实结合手法运用的绝妙之作,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该手法在两首词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②! 【注】①作者婚后三年,妻卢氏亡故,此词作于其妻亡故后。②“谢桥”,代指谢娘所在之地。谢娘在唐宋诗词中常泛指所恋之美人。 7.品味“瘦尽灯花又一宵”句中“瘦”字的表达效果。 8.“梦也何曾到谢桥”语中含有什么样的语气?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哭亡友宜都刘孝廉①玄度十首(其六) 袁中道 才士原无命,萧条孰与君。 有人争绝产②,无子护遗文③。 清浦千层雪,丹山五色云。 我来人已逝,抚景内如焚。 【注】①孝廉:指科举时代的举人。②绝产:没有合法继承人的遗产。③遗文:逝者留下的诗文,此处代指亡者。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发表议论,以古今才士的命途宽慰自己面对好友离世产生的悲痛。 B.诗人看到刘玄度的家里一片纷乱,家人都争着分遗产,没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