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点1:统计分布特性1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概述
概述什么是交通流?认识交通流!交通工程中把在道路上通行的人流和车流统称为交通流(Traffic Flow),一般指车流。概念
概述作为交通工程学理论基础的交通流理论是运用物理学和数学的方法来描述交通特性的一门边缘科学,它用分析的方法阐述交通现象及其机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交通现象及其本质,并使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发挥最大的功效。概念交通工程学交通流理论数学 物理学力学 规划设计营运管理各种交通现象交通规律形成机理
概述发展20世纪50年代,跟驰理论,交通波理论(流体动力学模拟)和车辆排队理论。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发展,最早采用的是概率论方法。1993年,金蔡(Kinzer.J.P),论述了泊松分布应用于交通分析的可能性;1936年,亚当斯(Adams.W.F)发表了数值例题;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发表了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交通流量和速度的关系丹尼尔(Daniel I.G)和马休(marthow,J.H)汇集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交通流理论》一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交通流理论的内容及其发展。1983年,蒋璜翻译为中文1996年,美国联邦公路局出版了《Monograph on Traffic Flow Theory》。涉及的内容包括:交通流特性、人的因素、车辆跟驰模型、连续流模型、宏观交通流模型、交通影响模型、无信号交叉口理论、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理论、交通模拟和交通分配。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
概率论在建设或改善交通设施,确定新的交通管理方案时,均需要预测交通流的某些具体特性,并且常希望能用现有的或假设的有限数据作出预报。如在信号灯配时设计时,需要预测一个信号周期到达的车辆数;在设计行人交通管制系统时,要求预测大于行人穿越时间的车头时距频率。交通流特性的统计分布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概率论离散型分布连续型分布考察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空间)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的统计特性,如车头时距的概率分布。描述车速和可穿越空档这类交通特性时,也用到连续分布理论在交通工程学中,离散型分布有时亦称计数分布;连续型分布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间隔分布、车头时距分布、速度分布和可穿越空档分布等等。
离散型分布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到达的车辆数,或在一定的路段上分布的车辆数,是所谓的随机变数,描述这类随机变数的统计规律用的是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1) 适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
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2) 基本公式:式中: ——在计数间隔 内到达 辆车的概率; ——平均到达率(辆/s); ——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s);若令 ,则 m 为在计数间隔 t 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m又称为泊松分布的参数。
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3) 递推公式:
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4) 分布的均值M和方差D:
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例1:4km长道路上随机分布60辆车,求任意400米路段上有4辆及4辆车以上的概率。解: 可以将400m理解为计算车辆数的空间间隔,则车辆在空间上的分布服从泊松分布则:t=400 m,λ=60/4000 辆/m,m =λt =6 辆
知识点2:统计分布特性2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
概率论离散型分布连续型分布考察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空间)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的统计特性,如车头时距的概率分布。描述车速和可穿越空档这类交通特性时,也用到连续分布理论在交通工程学中,离散型分布有时亦称计数分布;连续型分布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间隔分布、车头时距分布、速度分布和可穿越空档分布等等。
离散型分布二项分布(1) 适用条件: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2) 基本公式:式中: ——在计数间隔 t内到达 k 辆车的概率; ——平均到达率(辆/s); ——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s);其中若令 ,则二项分布可写成P 称为二项分布的参数。
离散型分布(3)递推公式:二项分布
离散型分布(4)分布均值M与方差D:可用观测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代替均值和方差二项分布
离散型分布【例】以15s间隔观测到达车辆数,得到结果。解:二项分布
离散型分布【例】在具有左转车道的交叉口入口,设置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