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是历史的脊梁 ——选择性必修一
选必修关系020301纲——古今中外史,政经文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综述,通史+专题体例要——古今中外内容政治、经济与社会、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专题史体例递进和拓展,以主题整合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 治 制 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根据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三、西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概念阐释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制度】政 治 制 度 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政体,即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现其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及有关制度。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关史料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基础梳理1、夏朝的世袭制②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统治范围①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2、商朝的政治体制②国家管理系统: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合作探究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答:特点:①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外服地区有一定的独立性。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材料:“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 ②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相结合。 ③弥漫着神权色彩。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关史料①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基础梳理3、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封制②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1)内容③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西周分封示意图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关史料 按照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基础梳理3、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封制(2)特点西周分封示意图①分封制下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3)认识②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合作探究西 周 的 分 封 制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答:目的:强化王权,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材料: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材料:“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 ——钱 穆材料: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影响。答:影响: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秩序。 ③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④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⑤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关史料①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走向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分封制瓦解崩溃。基础梳理3、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封制(4)瓦解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楚庄王)八年……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史记·楚世家》②表现:楚王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