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节选)》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xVIP

《江姐(节选)》课件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姐1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他们为了国家独立、繁荣,为了人民自由、幸福,纵然遭到敌人的残酷折磨,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也义无反顾,奋勇向前。伟大的革命女战士江竹筠就是其中的一个。2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3

4

5

6

7

8

9

10

人物介绍第一部分11

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参加革命,长期奋战在党的隐蔽斗争战线。1948年6月被捕,面对酷刑和屠刀,她坚贞不屈、顽强斗争。1949年11月,在重庆解放的前夜,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以江竹筠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使她的事迹广为传颂,“江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感动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2009年,江竹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江竹筠yún

成长轨迹第二部分13

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当时,江竹筠每天在袜厂工作12小时,工作量超过成年女工,却在病倒后和母亲一同被辞退。江竹筠在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8岁10岁她不明白为何有人不劳而获,灯红酒绿;而有人终年劳作,依然缺衣少食。面对社会的不公,革命的思想悄悄的在她的心里萌发

是那个年代知识女性中流行的一句话,江竹筠非常喜欢,奉为圭臬。在“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大环境和身边党员老师们的启发下,她和同学们一起,成群结队地走出教室,涌向田间、街头,组成歌咏队、演讲队、壁报队、募捐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之中。1937年7月,全国性抗战爆发。读中学的江竹筠订了一份《新华日报》,学到了共产党的主张。“要做斗士,不做装饰!”

于是,她很快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受到学校党组织的注意。其时,重庆已经不同于几年前一个党员皆无的荒芜状况。早在1938年3月,中共中央就做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要求各地党组织把“大量地、十百倍地发展党员”当作“迫切与严重的任务”,川东地下党因此迎来了大发展。各大学、中学是发展党员的重点地方。于是,在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的江竹筠成为大发展中的一名党员。

参加革命第三部分17

1939年以后,国民党反共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开始不断在国统区镇压进步运动,抓捕共产党人。为此,中共中央和南方局一再要求大后方党员隐蔽起来,转入到地下。在突如其来的时局改变中,许多习惯了公开工作方式的党员茫然无措,举止失当,而江竹筠却适应良好。她踏实、稳重,遇事冷静、沉着,善于联系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引人注目,很快在地下环境中崭露头角。1940年秋,她有了生平第一个党内职务——中华职业学校和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

之后,江竹筠先后成为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助手,负责过重庆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西南学院等学校党的工作。其间,她换过多种社会身份,先是在重庆妇女慰劳总会当会计,后又转移到綦江铁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合作社、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等处工作,并于1944年转移到成都考上四川大学植物病虫害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江竹筠承揽了《挺进报》大部分的分发投递工作。那时环境恶化,她所在的江北县党组织,几次发生组织被破坏、党员被捕的事件,连续三任县委书记被川东特委、重庆市委紧急疏散。但是,她领导的组织不仅没有暴露,而且有所发展,显露了她作为优秀地下工作者的素质。

在国统区秘密办报,供稿、刻印、投递都是大问题,其中最危险的就是投递。白色恐怖中一份报纸要经过重重关卡,安全送达收件人手中可不容易,每个环节都要确保安全,不能出错。在她手中,《挺进报》的发行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投递江竹筠为此智计百出,费尽心血。邮检严格,她就想方设法找来国民党财政局等国家单位的信封;街头邮箱被盯,她就通过邮局人员内部投寄;有的地方不通邮,她就建立秘密转发站专门分发。

革命中的红色夫妻第四部分21

1943年年底,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王璞出于安全考虑,认为彭咏梧需要一个良好的掩护环境,要他在重庆安一个家。然而他一时无法与云阳的妻子谭正伦取得联系,但这事牵涉到工作,又不能久拖不决。于是,市委在重庆的女同志中间反复物色、挑选,最后决定指派江竹筠接受这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这两个相互知道名字又彼此欣赏的地下工作者没有料到,他们一开始相见、共事,竟然是在一起假扮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