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湿地概念《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1.湿地既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2.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如使气温年、日较差减小,空气变得湿润,降水量增多。
3.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资源状况-湿地类型及面积
依据技术规程调查的湿地为5类28型:;湿地类型及面积〔5类28型〕;河流湿地共820.7万公顷分3型:
永久性河流
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泛洪平原湿地;湖泊湿地共835.16万公顷分4型:
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
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沼泽湿地共1370.03万公顷分8型:
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
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青藏高原-草本沼泽;库塘湿地
共228.5万公顷;资源状况-各类湿地比重;资源状况-自然湿地面积;中国沼泽分布
二大重点分布区;中国湖泊分布
五大湖区;全国河流湿地分布;全国近海与海岸湿地分布;;资源状况-湿地植物和植被;资源状况-湿地植物种类构成;资源状况-湿地保护问题;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第二节湿地植物的种类及特征;据调查统计,我国湿地高等植物约有225科815属2276种。苔藓植物有64科139属267种,其中以凤尾藓(Fissidentaceae)种数最多,其次为柳叶藓(Amblyategiaceae)、泥炭藓(Sphagnaceae)、青藓(Brachytheciaceae)、蔓藓科(Meteoriaceae)等。蕨类植物有27科42属70种,其中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种数最多,其次为木贼(Equisetaceae)、蹄盖蕨(Athyriaceae)。裸子植物有4科9属20种,包括松科(Pinaceae)、杉科(Cryptomeria)、麻黄科(Ephedraceae)和买麻藤科(Gnetaceae)。;被子植物有130科、625属、1919种,以禾本科(Gramineae)种数最多,其次是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唇形科(Labiatae)、蓼(Polygonaceae)、毛茛科(Raninculaceae)和黎科(Chenopidiaceae)等。
在我国湿地植物中,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
6种: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宽叶水韭(Isoetes
japonica)、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水杉(Meta
sequoiaglyptostroboides)、莼菜(Braseniaschreberi)、
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国家??级保
护野生植物有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等11种。;2、湿地植被的特征;〔4〕群落类型以草本类型为主
绝大多数湿地植物群落均为草本类型,而仅有杨柳科植物、豆科植物以及柽柳、火炬树等少数几个木本类型。
〔5〕群落对水依赖性强,结构脆弱不稳定
在水分匮乏时,沉水植物群落以及浮水植物群落将消失,挺水植物群落以及陆生植物群落亦容易发生退化。相反,当水分充足时,水生植物群落的恢复开展亦相当迅速。
(6)群落容易受外界干扰影响;
一、根本概念
二、植物调查流程
三、植物调查技术方法;〔一〕主要名词;6、草本植物
一般植株软弱矮小,木质部不兴旺,多为植物全株或地上局部短期内或一年内死亡的植物,如凤眼莲;或者多年生的植物,如芦苇;〔二〕植被分类特征;2.植被型;3.植被亚型;4.群系组;5.群系;
6.群丛
植被分类的根本单位,也是群落学特征一致的自然单位。划分群丛的指标如下:
〔1〕层片相同:即群落结构一致;
〔2〕主要优势种相同;
〔3〕生态指示种相同。
如:
植被型组:针叶林
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
植被亚型:寒温性常绿针叶林
群系组:云杉林
群系:青海云杉
群丛: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花楸;〔三〕群系确实定方法;〔3〕高度和相对高度
反映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对生境的适应能力。调查时要求记录每个物种的高度,并计算其平均高度。
计算方法:相对高度=某种植物的平均高度/本层所有植物平均高度之和×100%
〔4〕冠幅和相对冠幅
乔木树种或灌木树种的冠幅,一般指树冠在地面投影面积的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直径平均值。
计算方法:相对冠幅=某种植物的平均冠幅/本层所有植物平均冠幅之和×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