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八单元 第15课 (2)答司马谏议书.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八单元 第15课 (2)答司马谏议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前知识铺垫;1.作者知识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经学上,王安石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3)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4)文学上,王安石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也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称呼:临川先生——郡望;王荆公——封号;王文公——谥号;半山老人——自号;拗相公——绰号。;2.背景知识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先是简短地回复了一信,随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谊深厚,信札来往不宜草率简慢,就又写了这封答书,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机构改革制,置三司条例司、市易法、保甲法(除冗官,改变积贫局面);(2)改革税赋,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除冗费,改变积贫局面)

(3)新修水利(改变积贫局面)

(4)军队改革,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除冗兵,改变积弱局面)

(5)改革科举、三舍法、贡举法(除冗官,改变积贫局面);3.文体知识——书

“书”是古???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文题“答司马谏议书”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4.知识链接——古代书信常用结语套辞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旧式书信中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

(1)请对方回信

①盼即赐复。②翘企示复。③伫候明教。④时候教言。⑤盼祷拨冗见告。⑥万望不吝赐教。⑦敬祈不时指正。⑧敢请便示一二。⑨尚祈便中见告。⑩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2)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①谨此奉闻,勿烦惠答。②敬申寸悃(kǔn,真心诚意),勿劳赐复。;(3)答复对方询问

①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②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③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④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⑤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4)请人应允

①所请之事,务祈垂许。②以上请托,恳盼慨允。③诸事费神,伏乞俯允。;(5)表示关切

①伏惟珍摄。②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③善自保重,至所盼祷。④节劳为盼。⑤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6)表示感谢之情

①诸荷优通,再表谢忱。②多劳费心,至纫公谊。③高谊厚爱,铭感不已。;5.读准字音

(1)强聒(guō)

(2)卤莽(lǔmǎng)

(3)见恕(shù)

(4)拒谏(jiàn)

(5)怨谤(bàng)

(6)难壬人(nànrén);课时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活动一诵读理解,疏通文意

1.诵读文本,解释重点字词,并概括段意。

(第1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⑨辨:________________

⑩视遇:____________

?反覆:__________

?具: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

?冀: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