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92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06
传承教育语境下的
非遗数字化传播探索
——以南京云锦为例
卢毅
摘要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概念的提出和确定一直与“保护”相伴而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保护”定义为“确
明确了学校进行非遗教育的义务,非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
遗传播与传承的对象更加明确,非遗[1]
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得到了制度化保障。我国的非遗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参与公约框
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制度、缺师资、架下的相关实践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2019年12月9日至14日,“保
缺教材,建立系统化的非遗教育任重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四届常会”提出非遗基金的使用应更加
而道远。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正逐重视促进非遗的传承,包含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随着我国非遗保护融入
渐从非遗外在的技术手段向非遗内在公民教育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对象等内容
生命力转化,对非遗保护进程与非遗的整体性非遗传承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广泛开展非遗宣传和
文化形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一普及教育活动已经是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提出的现实要求。2019年9月
代对于数字化具有天然的接受度,借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助数字化手段的新颖形式与传播特性,中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
可为非遗教育的有序推进扩展思路。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
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
关键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本来、
非遗传播;非遗教育;南京云锦辩证取舍,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引导人们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2]如果说非遗项目的传承是非遗教育
的基本目标,促进全社会层面的文化认同,让公众通过接触本土文化遗产了
解文化根源,进而建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则是深层目标。
1.非遗教育趋势
目前非遗教育的开展形式多样,图片展示、现场展演、传承人示范、观
摩传承场所、专家授课、非遗技能大赛等等面向社会的非遗宣传和教育活动
琳琅满目,增强了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关注,提高了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
旨在培养各层次非遗人才的非遗教育也将被逐步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非
万方数据
093
图1-4《云锦织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