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茶馆(节选)》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光电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如《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如《雷雨》);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舞台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台词)来展开冲突,塑造人物。
戏剧语言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人物语言或人物对话)。舞台说明是剧本中起提示作用的语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布景,叙述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交代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台词要表现人物个性,富有动作性,有时包含丰富的潜台词。
2、关于作者和《茶馆》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茶馆》既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话剧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品。这部剧结构上分为三幕,围绕着老北京裕泰茶馆这个舞台,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第一幕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第二幕是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时代,第三幕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行将崩溃之时。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共同组成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写他们怎样活着、怎样死去,折射出黑暗腐朽的时代,形象地表现了旧中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二、课文分析
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一幕。此时,裕泰茶馆生意兴隆,茶馆老板王利发精神抖擞地穿梭于茶客之间,三教九流都来这里消磨时光。提着鸟笼、礼多人不怪的松二爷,喝茶从不付钱的算命先生唐铁嘴来了。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的十五岁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堪称中心人物的常四爷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差的二德子之流,一句“大清国要完”,他被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
第一幕,被曹禺称誉为“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茶馆〉的舞台艺术》序言)。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茶馆是个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光是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个;二是人物杂陈,在《茶馆》第一幕里,宫廷内的太监总管、吃洋教的小恶霸、卖耳挖勺的老人、卖亲生女儿的穷人……各种社会身份殊异的人物同处一个舞台空间之中。每个人物都是那样面目分明,令人难忘,他们合起来,就从整体上呈现出了一幅时代生活的巨幅画图。
其次,与舞台空间的独特安排相应,这一幕的情节发展也十分新颖。它打破了以“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借鉴“立主脑,减头绪”的传统戏剧手法,将不同人物的一个个戏剧片段巧妙地连缀起来。一方面,这一幕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从戏一开场王利发与唐铁嘴之间的对白开始,戏剧性冲突就接连不断。这些冲突是散点式的,并不集中在一两个人物身上;它们连缀在一起,又共同构成历史和社会的尖锐矛盾,让观众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本质。
《茶馆》塑造人物形象,一向为人称道。全剧出场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让人能够“闻其声知其人”(《对话浅论》)。例如课文节选部分重点刻画的三个人物: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就都刻画得特别生动,使人印象深刻。
茶馆老板王利发,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其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对不同人采取不同的态度。比如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遭遇,他虽然也有同情,但很有限度,绝不会为了他们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对巡警、特务,他明知是敲诈,却巧于应付,不敢表露出一点不满;对刘麻子之流,他打心眼里厌恶,但仍然笑脸相迎,不愿得罪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尽管他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就是这样一个精干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小业主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是“吃皇粮”的旗人,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有正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