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世界矿业展望
2004年,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随着中国、印度和美国等国的快速增长,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促使2004年成为过去30年中最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东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联合国2005年1月14日发布的《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4%。经济强势增长带动了世界贸易量的上升。2003年国际贸易总值为15.35万亿美元,而2004年就上升到18.58万亿美元,提高了21%。
在此形势下,全球矿业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强劲需求的驱动下,国际市场矿产品贸易量大幅度增加,许多矿产品供不应求,而现有的生产能力又不足以弥补供应缺口,由此导致能源、贵金属和多种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品的价格普遍攀升甚至居高不下,许多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纪录。持续走高和不断波动的石油价格威胁全球经济的增长,尤其威胁对石油依赖程度高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因素”是最大亮点。2004年中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为11547.4亿美元、5933.6亿美元和5613.8亿美元,增长了35.7%、35.4%和36%,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了1万亿美元的水平,进口和出口值均占世界第三位。中国世界贸易份额也从2003年的5.5%上升到2004年的6.2%。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预计2005年中国外贸增长速度将有所下降,但仍可维持在20%以上,并继续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GDP的年增长率在7~9%之间,平均每8~10年翻一番。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原料消费愈来愈多,在全球矿产品贸易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起的作用也愈来愈大。
世界经济增速放慢,加上石油和其他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可能会抑制生产和贸易的增长,预计2005年世界贸易增幅将比上年回落1.5~2个百分点,与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大体一致。总体上看,2005年国际矿产品市场需求仍呈增加趋势,市场价格可能逐渐趋稳或出现一定回升。
一、20世界石油价格大幅攀升
2004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第二个年头。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导致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的最快增长。2004年,所有燃料的消费量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反过来又推动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的价格上涨到新的历史水平。
2004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4.3%。最强的增长出现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增长8.9%,而北美增长率降到了1.6%的历史低水平。煤仍然是2004年增长最快的燃料,全球增长率为6.3%。石油消费增长率为3.4%,是自1986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3%,水电和核电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增长了5%和4.4%。
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5%,国内能源需求总量比上一年增长了15.1%,中国能源消费目前已经占世界总量的13.6%,使得中国和亚太地区成为全球能源市场日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即北美、欧洲和亚洲。北美既是石油的主要生产地,又是石油的主要消费地,但由于石油消费增长迅速,本地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因此北美地区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亚洲目前已超过欧洲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地,中国、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国内石油资源极少,基本完全依赖于进口。中国近年来石油年进口量一般约占国内石油产量的30%,进口依赖程度很高。欧洲是发达国家密集的地区,石油消费量很高,只有俄罗斯、挪威和英国三个重要石油主产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
2004年全球石油日产量首次超过了8000万桶。欧佩克继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由于日产量增加了220万桶,从而使总日产量达到了3290万桶。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的供应量增加,但仍低于高峰期的供应量。沙特阿拉伯的日产量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060万桶。2004年非欧佩克的石油日产量96.5万桶,约比10年平均值高20万桶。俄罗斯仍是非欧佩克的主要生产国家,尽管其年末增长速度放缓,但全年日产量仍增长了75万桶。安哥拉、乍得、厄瓜多尔、赤道几内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石油日产量增长均超过了10万桶。2004年石油日产量的最大下降仍然出现在英国和美国,分别下降了23万桶和16万桶。
2004年,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量大幅增加,加上投机炒作、欧佩克削减原油产量、一些石油生产国政局动荡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并持续保持高位,使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