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北京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学常识.pdf

2017-2021年北京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学常识.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21北京初一(下)期末语文汇编

文学常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1北京•首都师大附中七年级期末)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及对作品名称的短语类型判断都正确的

一项是()

A.叶圣陶——现当代——《最苦与最乐》——并列短语

B.陆游——唐——《游山西村》——动宾短语

C.贾平凹——当代——《一棵小桃树》——偏正短语

D.茨威格——奥地利——《伟大的悲剧》——补充短语

2.(2020•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他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C.《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德国作家茨威格,代表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3.(2019北京•首都师大附中七年级期末)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在其回忆性散文《老王》中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鲁迅在《阿长与

<山海经>》一文中将阿长善良朴实又迷信唠叨的农村妇女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B.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们”寻找茅屋主人的过程,又用倒叙手法交待解放军叔叔建造

茅屋的初衷;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在“物”与“人”的明暗双线交织中,表达对人生际遇和

国家命运的思考。

C.铭,是古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有唐代刘禹锡所著名

篇《陋室铭》;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主要目的是陈述观点,有北宋周敦颐

所著名篇《爱莲说》。

D.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河中石兽》一篇选自其著作《阅微草堂笔记》,司马光,字君实,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劝学》一篇选自其史学巨著《史记》。

4.(2019•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末)小明同学的感想里面提到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课

文。下列关于本学期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唐﹣﹣刘禹锡《河中石兽》﹣﹣清﹣﹣纪昀

B.《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C.《紫藤萝瀑布》﹣﹣当代﹣﹣宗璞《爱莲说》﹣﹣唐﹣﹣周敦颐

D.《伟大的悲剧》﹣﹣奥地利﹣﹣茨威格《阿长与<山海经>》﹣﹣现代﹣﹣鲁迅

5.(2019•北京八一中学七年级期末)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最苦与最乐》﹣﹣梁启超﹣﹣现代﹣﹣代表作《饮冰室合集》

B.《爱莲说》﹣﹣周敦颐﹣﹣宋代﹣﹣代表作《太极图说》《通书》

C.《泊秦淮》﹣﹣杜甫﹣﹣唐代﹣﹣代表作《望岳》

1/5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代表作《自由颂》《致大海》

6.(2019北京•清华附中七年级期末)基地历史上的三位英雄,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项是()

A.哈里•谢顿瑟麦克侯伯•马洛

B.哈里•谢顿侯伯•马洛温尼斯

C.赛佛•哈定哈里•谢顿侯伯•马洛

D.哈里•谢顿赛佛•哈定侯伯•马洛

7.(2018•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末)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法布尔﹣﹣法﹣﹣《松树金龟子》

B.辛弃疾﹣﹣南宋﹣﹣《卜算子•咏梅》

C.杜甫﹣﹣唐代﹣﹣《登岳阳楼》

D.陶渊明﹣﹣东晋﹣﹣《归园田居》

8.(2017北京•人大附中七年级期末)下面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

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B.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经典的古文,清代彭端淑的《为学》告诉我们﹣﹣求学的结果如何不在于天赋条件,

而是决定于本人是否有求学的恒心和毅力。《礼记》一则告诉我们“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爱教育懂知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育、人力资源、IT、生活百科等知识分享,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水平等级及职业资格等各种考试真题、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料的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