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Ethnologyandculturalanthropology民俗与民族技艺
传统艺术领域中葫芦的多元化艺术表现研究
王萌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在我国传统艺术领域中,葫芦是文化形象的典型与装饰代表。笔者通过探索中国传统吉祥符号葫芦纹、
葫芦雕刻工艺以及音乐艺术中的葫芦丝文化,深入探究葫芦的多元化艺术表现。
【关键词】多元化艺术表现;葫芦纹;葫芦雕刻;葫芦丝
【中图分类号】J613.3【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葫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联系紧密,从文化的
一件具有美感的物品能够保持恒久对人们来说是件相对起源到民间艺术的形成,从自然原始的荒蛮到灿烂辉煌的民
困难的事情,但葫芦却满足了这个条件,其多元化的艺术表间艺术,这其中都有葫芦的形象及表现。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中,
现也较为丰富。人们以葫芦为载体进行作画雕刻,或制成乐器,“壶”字的形状与葫芦的造型极为相似,正是因为祖先们把
或以葫芦为进行纹样绘画,产生了大量以葫芦为原型的民族葫芦作为盛水的容器,才有了文字艺术中的葫芦形象,这也
艺术品。直接影响了后来陶器、青铜器的造型,由此可见,葫芦对文
(一)研究背景字艺术及人们的生活器物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为葫芦成为
葫芦文化蕴藏在传统艺术中,与民俗、艺术、神话等产纹样元素奠定了基础。从此,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符号之一的
生了紧密联系。在历史长河中葫芦文化不断演化沉淀,依靠葫芦纹备受人们的喜爱,在民族文学、艺术、民俗、神话传
其与人类独特的历史关系,葫芦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偏爱,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衍生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艺术领(二)葫芦纹的象征及寓意
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葫芦纹不论是在民间艺术还是其他视角下的传统艺术中
(二)研究意义都具有一定的象征趣味。葫芦纹的象征寓意大多来源于葫芦
从传统的艺术元素之中,可以发现葫芦大都表现出了相本身,葫芦适应力强且外形圆润饱满,可象征家族的兴衰与
同的文化内涵及情怀。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传统艺术,葫芦都完满;葫芦既能使用,又能作为器皿使用,有容纳与满怀之意,
能通过人们独特的智慧和方式去创造出多元化的艺术品。无并且葫芦便于携带、贮存,寓意顺利、富裕;在中文发音中“葫”
论从哪一方面看,葫芦文化所形成的社会集体表现都是非常与“福”谐音,所以“葫芦”谐音“福禄”,也常以其象征
全面的,它构建了传统艺术领域中颇有分量的一部分。自远吉祥;每至端午佳节,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制作五颜六色的纸
古时期,它就承载了先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葫芦,将它挂在房檐下以保佑合家幸福安康;同时,成熟的
葫芦褪去了神秘色彩,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新葫芦都是葫芦籽多而繁,也代表“子嗣众多、子孙万代”之意。
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空间走进传统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葫芦纹的象征寓意也是葫芦艺术语言的多元化表现之一。
二、传统吉祥纹样“葫芦纹”(三)葫芦纹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纹样资源极为丰富,它多数情况下,葫芦纹会同其他纹样构成组合纹样,很少
们具有多样而统一的风格,展现出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独单独使用,结合不同的元素形成祥瑞、辟邪、后嗣繁荣等有
特而深厚的魅力。传统的吉祥纹样丰富多变,有动物纹、植着吉祥寓意的整体图案,如与灵芝构成如意绵长,与牡丹组
物纹、祥瑞纹、人纹、法宝纹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党建+课程思政”构建文化育人模式研究_张潇潇.pdf
- “抖音”中“非遗”手工艺短视频的符号传播研究.pdf
- “非遗+文创”赋能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pdf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_张铃丽.pdf
- “沈阳非遗”文化符号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pdf
- “文化润疆”促进吐鲁番市中华文化认同实效性研究.pdf
- 《国家宝藏》中的文化符号解读.pdf
- 5G时代非遗数字化传播的路...与场景重构——以皮影戏为例_徐忠明.pdf
- 2012—2019年我国农...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石名菲.pdf
- 2012—2020年中国女性健康素养水平分析_李莉.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