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图像的文化阐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蟾图像的文化阐释

三足金灿是一种肿胀的造型,只有一条脚。这三个脚有四个脚趾和五个脚趾,所以对侧弯曲(图1)。凡是具有神性的灵怪,中国古代都喜欢通过在躯体上增加或减少器官,或替换某些部位来突显其与众不同。三足金蟾显然可归类于减少躯体器官的神怪一类,而民间传说日中的灵怪三足金乌,则属于增加躯体器官的神物。其实,日中的三足金乌、月中的三足金蟾,都说明它们不是普通的乌鸦或蟾蜍,它们那与众不同的长相,暗示着它们具有超凡的力量和非凡的背景。蟾蜍在民间象征财富、辟邪,现主要从文献角度归纳一下古人崇拜蟾蜍的四个原因。

一、尊重罚款的原因

1.仙药之一—长生仙药

古文献曾有记载认为蟾蜍是长寿之物。如晋代葛洪(284-364年)《抱朴子内篇·对俗》说:“蟾蜍寿三千岁”;北宋李昉(925-996年)《太平御览》引《玄中记》云:“千岁蟾蜍,头生角”。古人还将蟾蜍视为仙药之一,食“虾蟆丸”能长生不老。在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将蟾蜍归为五芝之一:“肉芝者,谓万岁蟾蜍。”晚唐诗人陆龟蒙(?-约881年)在其《上云乐》诗句中有:“青丝作笮桂为船,白兔捣药虾蟆丸。”这里的“虾蟆丸”与我国传统中药最接近的当是“蟾酥”,它是在蟾蜍腺体中提取的一种分泌物。《辞海》对它的解释是:“色白,性温,味甘辛,有毒,功能解毒清肿。”因此,蟾蜍被古人视为仙药的象征物,这一点在四川、重庆的画像石棺中均有反映。如重庆市沙坪坝出土的石棺上刻有一只两脚人立的蟾蜍画像,手中正在持杵捣药。这可以从图像上验证了古人关于蟾蜍系“长生仙药”的信仰不是空穴来风的。

2.虾蟆的天监六堂

成语“蟾宫折桂”的意思是凡间的人们到嫦娥和蟾蜍共处的月宫上去折取桂枝,隐喻和祝愿科举考试及第、仕途有望等。相关记载见唐张读《宣室志·李揆》:“唐李揆乾元中为礼部侍郎,尝一日昼坐于堂之前轩。忽闻堂中有声极震,若墙圮。揆惊入视之,见一只虾蟆俯于地,高数尺,魅然殊状……即命家童以巨缶盖焉。有解曰:‘夫虾蟆者,月中之虫,亦天使也。今天使来公堂,岂非上帝以密命付公乎?’……后数日,果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元人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之梯步。”明代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吾去不唾手步蟾宫折桂枝,须奋身金戈铁骑。”这“蟾宫折桂”成语一出,此后蟾蜍多被引申为富贵及仕途有望的一种预兆灵物。从上面文献均可看出古人认为蛤蟆是吉祥物,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官运和富贵。

3.刘名操所获仙源

“刘海戏蟾”典故中的刘海系五代十国人,本名操。传说刘海十六岁登科,官至燕王刘守光的丞相。在正阳祖师钟离权的开悟下,弃官挂印,出仕成为道人,改名铉英,道号“海蟾子”,人多呼其为刘海蟾,后来又有称其为刘海的。他得道成仙后被列为道教全真教派北五祖之一。据元代刘天素、谢西蟾的《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海蟾子》所载:“师姓刘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燕山人也。年十六,登辽之甲科,仕至上相……忽有道人来谒,师以宾礼延之。问其姓名,默而不答,惟索鸡卵十,金钱一,以金钱置案上,累叠十卵不坠。师叹曰:‘危哉。’道人曰:‘公身命俱危,更甚于此。’师复问曰:‘如何是不危底?’道人乃敛鸡卵、金钱掷之于地,长笑而去。师于是顿悟……解相印,易道衣,佯狂歌舞,远游秦川。复遇前次道人,授以丹诀,方知是正阳子也。”由于刘操以“海蟾子”为道号,自然会被与金蟾相附会。有趣的是,上述钟离权的“危如累卵说”之状貌,到后世却成为“刘海戏蟾”手中之一串金钱的雏形,转变为“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民间说法,金蟾遂成为能给人间带来钱财禄俸的财神。

4.《仙药》及《刑事规划》方面的“辟兵”

传说蟾蜍能够“辟兵”镇邪,如东汉应劭(约153-196年)在《风俗通义·佚文》有:“夏至著五彩,辟兵,题曰游光。游光,厉鬼也,知其名者无温疾。五彩,辟五兵也。”上文提到的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中有:“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另见唐代初年房玄龄(579-648年)的《晋书·舆服》中有一段记载:“棨戟韬以黻绣,上为亚字,系大蛙蟆幡。”另在宋罗愿(1136-1184年)《尔雅翼》中也有:“蟾蜍,今之蚵艭,背上甗甗,好服墙阴壁下者,五月五日收之,谓之辟兵。”这里的“辟兵”除了指辟除武装外,还指去病消灾。可见人们相信蟾蜍是吉祥辟邪之物,用它作辟邪之饰可辟五兵、镇凶邪。

二、金灿的图像特征

1.中国古代水体文化中的蛙纹

早期的金蟾图像是以意象为主的蟾蜍形象,一般为蛙形,四足、圆腹。在原始文化中,人们容易将“青蛙”和“蟾蜍”混淆。蟾蜍作为图案装饰,现存最早的恐怕就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初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彩陶盆上的蛙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