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嘉峪关新城魏晋墓中的龟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嘉峪关新城魏晋墓中的龟形象

[摘要]在古代,龟是人们尊崇的四大吉兽之一,它不仅代表着长寿,还有着镇宅赐福的作用。古代有“四灵”之说,即“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其中的“北玄武”指的就是龟。嘉峪关新城魏晋墓中的龟形象,为研究龟这个被赋予神奇灵力的动物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嘉峪关;新城魏晋墓;龟形象

位于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有数千座古墓,这些古墓经过多年的积累。自1972年以来,已考察发掘了十余座。经考证为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陪葬品,有铜獬豸、骨尺、雷公绢画、双耳釉陶罐等器物,在棺木的四角还发现各有一只陶龟。

1972年出土的陶龟,三级文物,现收藏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陶龟长27厘米、宽23厘米、高13厘米。玳瑁相当大,粗壮结实,栩栩如生,生动自然。泥质陶器表面涂有灰色粘土。龟是俯卧的,它的背部雕刻有龟甲装饰图案。

龟具有负重的特性,这种负山载重的能力来源于神话传说。传说中龟是龙的儿子,龙生九子,每一子都各有所长,其中一子擅长负重,名赑屃。

远古时代赑屃时常背负大山,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在大禹治水时被大禹收服,听从大禹指挥,推山挖沟,对洪水进行疏导,做出了不少贡献。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担心赑屃重蹈覆辙,到处惹是生非,便想出来牵制它的办法。人们奉命搬动巨石碑,并刻上治水功勋,整天背在赑屃背上,使它难以行走。虽然它的四只脚拼命地撑着地,高昂着头颅想要挣扎着向前迈步,但总是留在原地动弹不得。赑屃也被称为龟,象征吉祥和长寿。事实上,赑屃和乌龟有区别,赑屃有一排牙齿,但乌龟没有。赑屃和乌龟在背甲上也有差异,数量和形状不同。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墓室地面所铺设的方砖,为四神兽模印方砖,二级文物,现藏于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砖呈正方形,长35厘米,宽35厘米,厚5厘米。青灰砖,砖面花纹全为刻模印制,砖面中央为三圈弦纹,沿对角各有三道平行线纹分别从弦纹上下穿过,并将砖面分为四个三角区,三角区各饰一莲瓣纹,区内分别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自古以来龟被赋予灵性、吉祥、长寿、安康的美好寓意,是“四灵”中的北方方位之神。玄武是由龟和蛇相交的一种灵物,在“四灵”之中唯有玄武是真实存在的,而其他三神兽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动物。我们看到方砖上所刻画的玄武,龟頭高昂,背负龟甲,蛇尾自龟胯下伸出,高高上扬,龟和蛇状似互相纠缠盘错。

玄武本意为玄冥,在古代汉语中,“武”和“冥”古音是相通的。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即黑的意思。玄冥起初形容的就是龟卜。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请示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告诉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龟。

之后,玄冥的释义不断丰富扩大。古时候对玄武的解释也有很多,列举如下:

玄武为龟。《礼记》曰:“玄武,龟也。”《礼记注疏·曲礼上》孙颖达疏:“玄武,龟也。”也有一说玄武为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为蛇合体、龟与蛇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云:“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据相关史料记载,龟在古时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自原始社会开始,龟就受到了古代先人的崇拜。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龟崇拜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龟崇拜可以说源远流长,认为龟的本身“背阴而负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龟千岁能与人言”“长尺二寸,知存亡吉凶之变”。由此可见,在传说盛行的历史时期,我们伟大的民族在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每一步都少不了龟的助力。

据《史记》记载,顺应龟的预言,能够收服天下,得到名龟的人,“家必大富至千万”。古人也以龟为宝,器物装饰用龟形十分普遍,如龟鼎、龟印、龟符等等。龟虽然被神化,但是在人间依然要承担起一份责任,至此南北朝龟墓志、龟碑的盛行也是顺应了发展的趋势。

龟出现在陵墓中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初使用龟甲。到了汉代、魏晋时期,墓葬有用石龟、陶龟、铜龟支棺床的。

在古代中国,乌龟的背甲是用来占卜的。当占卜时,我们可以通过燃烧龟甲来判断乌龟的龟裂趋势。在《左传》中,有一个关于甲壳警告的记录。龟卜在商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信奉。诸如祭祀、征战、狩猎、出行、降雨、疾病等,都要用龟甲占卜吉凶,并把占卜的结果看成是上帝和祖先下达的指令,必须遵循,不得反抗,否则会变吉为凶,大祸临头。在商代,还专门设置了一系列的占卜机构,由卜官来掌管占卜相关事宜。

龟是荣耀和身份的象征,这也是由龟的长寿、通灵演变而来的。对于人类而言,生命是最宝贵的,而长生则是上至君王下至寻常百姓都妄想得到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再到嘉靖皇帝,无不热衷追求灵丹妙药,墓葬里龟形的出现也是体现了人对于长寿、吉祥的执着意念,无论生活人间还是长眠地下亦是如此。

到了汉代,夏、商、周盛行的龟卜现象已属少见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