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明代玄武形铜砚滴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馆藏明代玄武形铜砚滴赏析

摘要:许昌博物馆馆藏的明代玄武形铜砚滴是馆藏文物中不多见的文房器具之一。它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是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层次的展现,蕴藏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和文化历史传承。

关键词:铜砚滴;玄武;明代

位于中原腹地的许昌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许昌市博物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代表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精美文物。漫步在展厅中,从旧石器时代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到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陶器;从夏商王朝的瓦砾,到春秋战国的金戈铁甲;从汉砖碑刻到唐镜宋瓷;从明清造像到近现代书法绘画……可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识文物的价值和其蕴涵的深厚历史文化。但即便如此,观众也不可能欣赏到馆藏的全部文物,因受陈展内容和展厅面积的局限,大部分文物仍保存在库房中。

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许多沉寂许久的精美文物被再次展示出来。作为一名文物普查员,当笔者整理出这件明代玄武形铜砚滴时,不由得被它的精美深深吸引,觉得一定要推介给大家。这件明代玄武形铜砚滴通高4厘米,通长12厘米,通宽5.3厘米,重250克。作一蛇伏于龟背状,龟蛇合体。龟四脚朝前,呈爬行状,头昂立,双眼圆睁,龟颈前伸,嘴中部有一圆形小孔,衔一耳杯。龟背甲阴刻的纹样规则清晰,背中部有一突出的圆口,腹部中空,绕过圆口有一灵蛇蜿蜒曲卧龟背。蛇头环绕龟颈左侧,蛇尾与龟尾绕缠,蛇身花纹呈点状分布。这件器物铸工精美,造型生动自然。龟背中央的圆口有两个作用:一是当作注水口,二是用来控制水量。当往龟腹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圆口,不管如何倾斜,水都无法从龟口处滴出;当拇指移开后,稍作倾斜,水立马可通过龟颈从龟口的小孔流至所衔耳杯中滴出,以此来控制水的流量。真的很感慨,聪明的古代人利用了物理学中的虹吸原理,通过调节器身内的气压,精确控制了砚滴的出水量[1]。这件明代玄武形铜砚滴设计精巧,令人叹服,不失为铜实用器中的精品。

砚滴的别名有多种,又称“水滴”“書滴”“砚蟾”等。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研墨用的滴水器皿,作为古老的传统文房器具,用来贮水供砚磨墨,是古代文人习字、作画和写文章不可或缺的用具之一。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禹余粮石,形似多怪,磈礧百出,或正类虾蟆,中空藏白粉,去其粉,可贮水作砚滴。”[2]《饮流斋说瓷》云:“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久矣。”[3]其实,在砚滴出现之前,向研墨器具中注水的工具就已经存在。最初,古人研墨用水丞、水盂等器皿贮水,往砚池里倒水,这便是砚滴的雏形。水丞、水盂为敛口,鼓腹,圈足,无柄无流,因造型特点不便执掌,口径大,出水量又不好控制,而影响研墨的质量,于是就出现了可以掌控出水量的文房第五宝——砚滴。一直以来,大家公认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文房用具,称之为文房四宝。随着文房功能的不断提升,由文房四宝派生出了许多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具,砚滴便是其中之一。还有具有辅助功能的文房用具,如笔洗、笔筒、笔架、笔插、墨盒、镇纸、压尺、砚匣、印泥、印章等。除了以上这些与习字作画相关的文房用具之外,一些高品位的文人墨客还特别注重打造清新优雅的创作环境,把香熏、手炉和茶具作为文房的标配。

从目前已发表的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在东汉时期砚滴就已经出现。1983年12月,江西省高安市东郊七星堆的一座东汉墓葬中出土的陶罐内放置了1件三足蟾蜍形陶砚滴[4]。砚滴虽为陶质,但其贮水、注水和出水功能已具备,蟾蜍的背部有一圆形注水孔,空腹可盛水,水从口中流入砚池。玄武形铜砚滴东汉时期也已出现。197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四川省温江地区大邑县五龙公社盐店大队马王坟清理了两座东汉墓,其中M1出土1件铜玄武砚滴(原报告称水注)[5],龟背中部有圆柱形注水口,水从龟口流入耳杯。这件铜玄武砚滴对水量的控制比起三足蟾蜍形陶砚滴把握性更大。与铜玄武砚滴同时出土的还有六十多块“建安元年六月造作”的带纪年铭文的砖,据此判断该墓葬年代在东汉末年,那么铜玄武砚滴的年代最晚也是东汉末年。另外,2012年4月4号,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播出了1992年青海省互助县高寨乡汉墓中出土的1件东汉时期的铜玄武砚滴,这件铜玄武砚滴造型与四川省大邑县出土的相差无几,流行时间应该是一致的,说明至少在东汉末年铜玄武砚滴已经出现了。

玄武,四神之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由龟和蛇组合而成的一种灵兽。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因而玄武成了水神。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武又成了北方神。它和青龙、白虎、朱雀三灵合称四方四神[6]。在河南南阳汉画馆展厅中陈列着一组由九块石头组成的一副巨型天象图——四神天象图,图中央正面端坐者为天帝,其四周有四神环绕: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图像右边还刻有女娲捧月及南斗六星;图像左边刻有伏羲捧日及北斗七星。玄武是由天下二十八星宿中之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