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精品课件.pptxVIP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精品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2、列国纷争-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3、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事:春秋后期,晋国内部大夫专权,先后出现范氏、智氏、中行氏,和韩、赵、魏等强势大夫,最终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周天子迫于事实而默认,晋国灭亡。春秋后期,齐国大夫田氏联合鲍氏、氏、高氏灭掉庆氏后,又联合鲍氏灭氏和高氏,最后通过收买民心并在姜齐的内斗中放逐姜齐末代国君而自立为国君,同年周王册封其为齐候。田氏代齐战国时代二、经济发展和变法运动1、经发展的表现:铁犁牛耕出现并推广诸侯国建设大型水利设施社会分工,尤其是手工业分工的细化,促进手工业的繁荣和手工业中心城市的出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2、变法运动:春秋时期有齐国管仲变法战国时期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齐国邹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政治:废分封,行郡县推行什伍连坐制和夫妻式小家庭制经济:废井田,开阡陌重视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制定商鞅方升军事:制定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评价: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集列国变法之长,使秦国富国强兵,为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三、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创立道家学派,著《老子》即《道德经》哲学思想包括:“道”是万物的本原,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性质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观3.政治思想: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创立儒家学派,整理“五经”哲学思想:“仁”,即关爱他人3.政治思想:顺应民心,为政以德,克己复礼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百家争鸣:观点法家韩非子君主兼用法术势驾驭臣民,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儒家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化性起伪,君舟民水孟子人性善,法先王,行仁政,民贵君轻道家庄子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克学派1、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事件导致了()A.宋国灭亡B.楚国灭亡C.晋国灭亡D.鲁国灭亡2、有人认为“私人讲学是新事物,但他传授的都是原来贵族们学的东西”。“他们不同意贵族等级的先天性,但仍然维护贵族的等级秩序。”孔子思想的矛盾从本质上讲体现出()A.孔子的思想都是落后的B.春秋时期平民的思想反抗C.新旧交替的剧烈变动D.社会变革的难以实现3、齐国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帮助燕国挫败北戎的进攻、帮助卫国挫败狄人的进攻、联合诸侯国讨伐楚国。这些现象出现在()A.西周初年B.西周末年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掀起了变法热潮。这一时期的变法主要适应了()A.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B.法家推崇者的需要C.新型农民阶级的需要D.宗法贵族们的需要DCCA5、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赵国邯郸以炼铁成业的郭纵、以煮盐起家的漪顿、在秦国继承家业已开采丹砂矿的寡妇清,都是有名的手工业主。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秦国和赵国的手工业最为发达B.工商业已占据主导地位C.手工业得到发展D.政府重视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6、战国时期,某学派“对儒家的入世思想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无力解决的问题上是无意义的”。以下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是()A.以法为教B.人之性恶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7、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孟子则主张“天下定于一”。这些思想的相通之处是()A.君主专制B.施行仁政C.以法治国D.国家统一CCC第二课时-延伸拓展四、阅读P10最后一段,思考什么是“华夏认同”?该观点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华夏认同:华夏即中华民族,华夏认同就是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它体现出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所感到的自豪。形成过程:万邦时代,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不断向国家文明发展领万邦之先国家开端时期,周边各部落依附于以大河为中心的夏商周等王朝,“天下一家”的观念在诸侯与各部落的交往中推广到华夏大地。春秋战国时期,在平凡的往来和联系中,周边部落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血缘宗法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五、阅读P9、P11的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变法潮流的原因政治:礼崩乐坏,地主阶级兴起,要求建立力气新的政治秩序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封建生产关系

文档评论(0)

134****24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