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础知识——食品安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食品安全

(一)食品生产

1、了解食品生产中容易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1)生物性污染: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主要是细菌及细菌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等;病毒对食品

的污染也正引起重视;寄生虫及其虫卵。

(2)化学性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是化肥、农药、兽药动、植物生长促进剂等农业化学品;有害金属、

二恶英等工业化学品,多环芳烃类如苯并芘、N-亚硝基化合物等污染物;食品包装物、食品添加剂等

也是食品化学污染的因素。

(3)物理(放射)性污染:食品可以吸附或吸收外来的放射线核素,主要以半衰期较长的139Cs(铯)

和60Co(钴)最具卫生学意义。

食品生产中容易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原料:农药,化肥;兽药,激素;生物毒素

生产过程:腌制中亚硝胺;加热产生苯并芘;杀菌不彻底引起的肉毒毒素中毒;

包装:包装材料中的一些杂质和有毒可能进入食品中,如纸类包装中的涂料、油墨等的污染。

生产环境:厂区水源含有病原菌,或者附近有污染源;厂房消毒卫生设施不齐备;工作人员卫

生状况不良等。

1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2、了解亚硝胺的来源及危害。

来源: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咸鱼等

在腌肉中,若加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它们易生成NO,和肌红蛋白反应而成为鲜红色的一氧

化氮肌红蛋白,肉食加工中利用这一原理来赋予肉制品以鲜艳的红色,但亚硝酸盐过多时,在肠道中和

二级胺易于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故国家对亚硝酸的加入量有严格控制,为≦70mg/Kg。

亚硝酸盐的危害:

急性中毒: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

去携氧能力,致使组织缺氧,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多见于当作食盐误服。中

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

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

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人体摄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超过3

克则可致死。

亚硝酸盐的致癌性及致畸性:

亚硝酸盐的危害还不只是使人中毒,它还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

作用转化为亚硝胺。

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因此,我们应多吃一些

大蒜、绿茶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这些食物都可以防止胃中亚硝胺的形成或是抑制亚硝胺的致癌

突变作用。

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另外,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对亚硝酸盐特别敏感。据研究表

明,五岁以下儿童发生脑癌的相对危险度增高与母体经食物摄入亚硝酸盐量有关。此外,亚硝酸盐还

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机体组织缺氧,皮肤、黏膜出现青紫斑。

亚硝酸盐中毒原因及预防:

中毒原因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原来菜内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

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2.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一般于腌后20天亚硝酸盐含量减至最低;

3.有些地区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这样的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

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

4.食用蔬菜(特别是叶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若肠道消化功能欠佳,则肠道内的细菌

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5.腌肉制品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