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东北三省三校(二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2022届东北三省三校(二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2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东北师大附中语文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

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

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

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

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

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

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

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

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

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

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

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

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

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

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

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

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民间故

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

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们是真实的,就不

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

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

“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大,市场需求就越

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

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

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了大

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

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取材于施爱东《故事法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和否定,不仅出于审美的目的,也出于启蒙的目的。

B.启蒙文学要想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

C.处于贫富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对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不同,前者热衷,后者嫌腻。

D.能够满足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的民间根基难撼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