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324-2021马流行性感冒防治技术规范.docxVIP

DB62T 4324-2021马流行性感冒防治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CCSB41

甘肃省地

DB62

方标准

DB62/T4324—2021

马流行性感冒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ofequineinfluenza

2021-06-21发布

2021-07-2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2/T432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静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肃南县康乐镇农牧技术服务站、华池县农业农村局、华池县悦乐镇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监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世泰、王笑笑、张武宏、佘海瑞、祝莺莺、张武浩、张惠婷、高静、李芳琴,薛萍、代芳平、马萍、马元、韩芙蓉、武文莉、林学仕。

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马流行性感冒防治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山路113号,邮编:730030,联系人:王世泰,E-mail:646094678@,联系方式:0931-515005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

DB62/T4324—2021

马流行性感冒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流行性感冒的诊断、报告、处置和预防控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马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185马流行性感冒诊断技术

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T5030无害化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国和国农业部[2017]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influenza

简称马流感,是由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马、驴、骡等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在1d~3d。典型特征是高度接触性,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主要临床特征为黏膜的卡他性炎症。我国将该病列为三类传染病。

3.2

马流感病毒equineinfluenzavirus

病毒粒子呈多形态,多为球形,直径为80nm~120nm。病毒具有双层囊膜。其表面有致密排列的纤

突,其中90%为血凝素(HA),其余10%为神经氨酸酶(NA),两者构成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马流

感病毒有H7N7和H3N8两种亚型,自20世纪90年代后流行的主要是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紫外线、甲醛、稀酸等敏感,脂溶剂、合成去污剂、肥皂和氧化剂等都能使病毒灭活。

4诊断

4.1流行病学

4.1.1传染源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马(驴、骡)。

2

DB62/T4324—2021

4.1.2传播途径

主要是病畜咳嗽、喷嚏喷出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畜污染的环境、用具和饲料等经消化道传染。康复公马(驴)精液中长期带毒,因此可通过交配方式传染。

4.1.3易感动物

所有马、驴和骡等马属动物均易感。

4.1.4流行特征

新发区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发病率可高达60%~80%,但病死率低于5%。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至初春多发。

4.2临床症状

4.2.1一过或隐性

主要表现为轻咳,流浆液性鼻液,体温正常或稍高,过后很快下降。精神及全身变化多不明显。病畜7d左右即可自愈,几乎无死亡。

4.2.2典型性

发病后咳嗽剧烈,初为干咳,后为湿咳,有的病畜咳嗽时表现伸颈摇头,粪尿伴咳嗽而排出,咳后疲劳不堪。有的病畜运动时,或受冷空气、尘土刺激后咳嗽显著加重。病畜初期流水样鼻液,后变为浓稠的灰白色鼻液,个别呈黄白色脓样鼻涕。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全身无力,体温上升至39.5℃~40℃,呼吸增数。心跳加快,每分钟可达100次以上。个别病畜四肢或腹部出现浮肿。若能加强饲养,精心护理,充分休息,对症治疗,经2d~3d,即可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