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贝母花花中生物碱提取方法对比及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贝母是具有多种功效的传统中药,近年来研究发现,贝母花主要生物碱成分与贝母鳞茎相近,且具有等同药理功效。为了进一步分析贝母花中生物碱,本文以贝母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贝母花中生物碱提取和分离,为贝母花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回流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对贝母花中生物碱进行提取。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功率、乙醇浓度等因素对生物碱提取的影响。结果:回流法提取贝母花中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30:1),最佳乙醇浓度(60%),最佳提取时间(1.5h),最佳提取温度(60℃)。超声波法提取贝母花中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30:1),最佳乙醇浓度(80%),最佳超声时间(47min),最佳超声功率(300W)。微波法提取贝母花中生物碱的最佳工艺为:最佳液料比(30:1),最佳乙醇浓度(80%),最佳提取时间(25min),最佳超声功率(800W)。结论:综合三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法(0.1287mg/g)和微波法(0.1163mg/g)比回流法(0.0672mg/g)对贝母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更有效。
关键词:贝母花;生物碱;提取
第1章前言
1.1贝母简介
中药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Fritillaria)种植物的干燥鳞茎,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历来医药人员以及研究人士都对其进行过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贝母的品种和产地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已经形成伊贝母(新疆贝母)、平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浙贝母及皖贝母等六个大的主产区。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又称象贝,其干燥鳞茎是中药材里面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据《本草纲目》记载:贝母主治伤寒烦热、咳嗽止气、安五脏、利骨髓、消痰润心肺,兼有消炎退肿、治疗痛疖肿毒等功效。1982年版《中药志》述: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功能”等功效,临床用于痰热咳嗽、脸色闷痰,治瘰疠和疮疡肿毒。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收载于《本草纲目》草部,至《本草纲目拾遗》分为浙贝母和川贝。自李时珍时代起,贝母在医药上的使用逐年广泛,成为民间使用的灵效秘药,早年大都采用野生。后象山县农民从山间野生贝母取种入农田中栽培传代,从此开始家种,面积逐年扩大。至清康熙年间有一木匠随带种子移民入鄞县,并开始扩种贝母,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1933年前后,在樟溪河谷至鄞江一带东西40公里,南北15公里的地区,贝母种植面积已达5500亩,总产量400吨左右。浙贝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质与数量居我国所产五大类贝母之首,浙贝母占全国贝母产量70%左右,浙江省产地则以宁波为“最”,宁波被誉为中国贝母之乡。浙贝母主要分布在宁波樟溪河及鄞江流域两岸,主产区为章水镇和鄞江镇,2012年浙贝母种植面积为2.5万亩地左右,总产量达7000吨,产值上亿元,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港台及部分欧美华人聚居区,其经济价值历来有“一担贝母,一船谷”之说,是产区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开发潜力和产业发展前景。
1.2贝母花成分分析
国内外研究报道过很多浙贝母传统习用的鳞茎部分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但是对于茎、叶、花等地上部分研究报道较少。浙贝母主要含有甾体生物碱,张建兴等通过红外光谱等一系列不同的方法,发现了如浙贝碱(浙贝甲素)、去氢浙贝碱(浙贝乙素)等生物碱,并且还首次发现浙贝丙素、浙贝宁等新的生物碱,从生物碱含量上来看,主要以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为主。在此之后,国外研究者也利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浙贝母茎叶的化学成分,并且从中分离出浙贝甲素、浙贝乙素等几个生物碱;国内学者从浙贝母茎叶中分离得到丁香脂素等几个贝母鳞茎所拥有的化合物。根据地下部分物质含量分布以及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测地上部分可能含有生物碱以及甾体等成分。与浙贝母鳞茎相比,花中总生物碱含量有所不如,但总皂苷含量比鳞茎高,地上茎中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与鳞茎相比都少。贝母皂苷含量与总生物碱含量分布规律相反,可以初步断定浙贝母中的地上茎和花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理论上地上茎与花的祛痰作用将优于浙贝母鳞茎,此外可以选择通过三者药效实验比较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尚未见相关药效实验的研究内容。彭伟等从贝母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和鉴定出10种化合物,其中有8种化合物为首次得到,分别为β-谷甾醇,胡萝卜苷,正十七醇、十七烷酸单甘油酯,异鼠李素,二氢芹菜素,山柰酚-3-O-鼠李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山柰酚-3-7-二鼠李糖苷。通过其化学成分研究,基本明确浙贝母花中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甾体类和脂肪族化合物。
1.3生物碱提取
贝母属植物生物碱主要有异甾类生物碱和甾体生物碱两大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直接影响贝母生物碱的品质,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了如何从贝母中提取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馆出售转让合同范本.docx VIP
- Obesity肥胖英语演讲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全球工程前沿2021》-8医药卫生.pdf VIP
- 培训课件 -创新性课程设计与开发-萃取组织最佳实践 _经验萃取_星导师赋能.docx VIP
- (10)--知识图谱机器学习模型与算法.ppt VIP
- 扎染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2004)中规协秘字第022号.pdf VIP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全彩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全国各地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农业产业发展二.docx VIP
- 最佳实践萃取.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