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心理治疗和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目录
TOC\o1-9\h\z\u目录 1
正文 1
文1:心理治疗和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1
1.资料与方法 2
1.1一般资料 2
1.2方法 2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 2
1.2.2干预方法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2
1.3观察指标 3
(1)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指标的对比情况 3
1.4统计学方法 3
2.结果 3
2.1收缩压指标对比 3
3.讨论 3
文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4
1资料与方法 5
原创性声明(模板) 7
正文
心理治疗和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文1:心理治疗和改善睡眠降低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引言
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称为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流行病学研究成果显示,血压变异性是导致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单独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在给药的基础上,将心理治疗和改善睡眠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本文于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心理治疗和改善睡眠的方法,并观察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2/20,年龄(68.82±24.37)岁,病程(4.84±1.70)年。对照组性别:男/女=24/18,年龄(68.95±24.46)岁,病程(4.92±1.68)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
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5~10mgpoqd,药物剂量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加减,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指标。
1.2.2干预方法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2.2干预方法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药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治疗及改善睡眠的方式联合治疗疾病,方法如下:(1)心理治疗:为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降低血压变异性。此外,还可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使患者掌握自我调节的技巧,提高心理治疗的有效率。为提高心理治疗的针对性,可采用SAS与SDS量表,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针对伴有抑郁者,可给予西酞普兰(20mgpoqd)治疗。针对焦虑者,可给予抗焦虑药物口服。(2)改善睡眠:睡眠质量差,易增加血压变异性。对此,应通过改善环境的方式,为患者睡眠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针对失眠者,可给予其佐匹克隆(7.5mgpoqn)治疗。睡前,应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入睡时间延长。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指标的对比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指标的对比情况,包括平均SBP、SBPSD(变异标准差)、SBPCV(变异系数)3项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3)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以(%)与(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收缩压指标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平均SBP(115.48±8.41)mmHg、SBPSD(9.10±0.36)、SBPCV(7.01±0.5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受生理及精神因素的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指标可不断发生变动,睡眠质量差者,交感神经张力往往较高,儿茶氨酚及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血压变异性显著提升。保持良好的睡眠,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1]。例如:夜晚,需及时帮助患者关灯,病房温度与湿度应适宜,环境应保持安静。如患者同意,可将精油置于患者的枕下,通过芳香疗法促进睡眠,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就心理因素而言,情绪波动过大,易致中枢神经兴奋度增加,致使内分泌失调,导致血压变异性上升[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可带领患者进入温暖、舒适的房间,嘱其以舒适的姿态平躺,并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应以温和、舒缓的语言,引导患者逐渐放松,鼓励患者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本文研究发现,将心理治疗与睡眠干预共同应用到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后,患者平均SBP(115.48±8.41)mmHg、SBPSD(9.10±0.36)、SBPCV(7.01±0.54)。与单独给药治疗相比,血压变异性显著下降。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SAS(23.51±0.58)分、SDS(25.60±0.49)分、睡眠质量得分明显降低,与单独给药治疗相比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