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范仲淹教学设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教学设计

1、体会范仲淹诗词的阔远之境。

2、把握范仲淹的羁旅乡思之情。

3、鉴赏诗词中的佳句。

1、理解这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这首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

全诗词抒情构造的把握和写景抒情技巧的鉴赏上。

一、导入

由《长亭送别》导人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市)人。

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召拜枢密副使,授参知政

事,主持庆历改革,即庆历新政,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

政,自请外任,历知邓州、杭州、青州。卒溢文正。他不仅是北宋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卓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

为千古名篇,诗词那么能突破唐末五代诗词的绮靡风气。有《正公

集》二十卷,诗词仅存五首。

三、背景讲解

范仲淹是宋代的政治家,性格刚正坚毅。但这首诗词写柔情,

千回百转。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尽管是政治家,也有他自

己的个人生活,有友谊,有爱情,在作品里反映出来并不奇怪。这

首诗词抒写羁旅乡思之情,题材根本上没有脱离传统上离愁别恨的

范围,但是意境的阔大却是这类诗词所少有。

四、赏析

(老师布置赏析作业,课上交流点评)参考例如: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一)上阕写壮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碧云天,黄叶地两

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

长空湛碧、大地澄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枫之

气。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化用这两句,改为碧云天,黄

花地,同样极富画面美与诗意美。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两句,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

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

直向远方伸展,接连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

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

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

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

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黄昏,夕阳映照着

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着秋水绿波,妻萎芳草,一直向远处

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水通

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

这里的芳草,虽未必有明确的象喻意义(如黄蓼园谓芳草喻小人,

就不免穿凿),但这一意象可引发有关的联想。自从《楚辞?招隐

士》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萎妻以后,在诗诗词中,芳草

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

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

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

出乡思离情。

整个上片所写的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的秋景,在文人笔下

是少见的,在以悲秋伤春为常调的诗词中,更属罕见。而悠悠乡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离情,也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写来毫不着迹。这种

由景及情的自然过渡,手法也很高妙。

文档评论(0)

1636091513dfe9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