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衄第230218卷年第3月2期ARTSE艺X术PL探OR索ATIONVMar.2018
01.32NO.2
唐代“品色衣”制度与女性服色演变考察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品色衣”是我国古代对官吏所穿常服进行规约的一项制度,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至明代逐渐衰落,到清代
彻底消亡。其产生与发展时期可谓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可说是我国封建社会服饰形态的重要历史写照。上承传统,并
受佛教、道教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影响,历经多次修订后,“品色衣”制度最终在唐睿宗时期定型。这一制度对唐代女
性礼服、常服及妆容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唐代;品色衣;服色制度
中【图分类号]I5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3-3653(2018)02—0006—18D0I:10.13574/j.cnki.artsexp.2018.02-()()1
[收稿时间】2017—11—15
[作者简介]夏燕靖(196()~),男,浙江临海人,博士,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项目“特色艺术理论与文化创新研究”(2015ZSTD008)。
引子服色。“品色衣”制度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至唐
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一大特色,就是有着严格代制度逐渐完善。后又经过多次修订,最终在明朝被
的等级、身份和地位的标识,历代官制也都将制定舆补服所取代,至清朝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服制度作为规范服饰礼仪的重要举措,服饰制度成
为封建社会朝廷统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改正一、唐代的“品色衣”制度
朔,易服色”,这是历朝历代易帜开国的必要之举,以《礼记·玉藻》有云:“衣正色,裳问色”,郑注:“谓
此来确定服饰的规约。由之,章服制度便被列为历代冕服玄上下”,孔疏:“玄是天色,故为正;是地
封建王朝舆服制度的重要内容,关涉服色与服饰搭色,赤黄之杂,故为间色。皇(侃)氏云:正‘谓青、赤、
配的各式等级要求,以区别穿着者的身份。在唐代,黄、白、黑,五方色也”’。这与“五行”之说相应。战围
章服制度就细分为“品色”“章纹”佩“鱼”和“环带”四邹衍提出“五德始终说”,将五行相生相克与朝代更
个部分,而其中的“品色衣”尤具特色,值得深人考察。替结合论说。之后,这一观点逐渐普遍,如古史有说
“品色衣”制度涉及封建时代官吏所穿常服,即周为火德,秦建政后,认为自己是水德,而尚“黑”,以
品服,以服色别贵贱、分尊卑,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等克周“赤”;汉代自封土德,克水,尚“黄”;等等。这些
级森严的服饰形制。如黄色多为古代帝王的专用色。都是古时“正色之尊”的强化观念。至于说“品色衣”
以唐代为例,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有规定:“官分九规制的出现,现有史料大多指向始于北周,如陈寅恪
品,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的考据,已被确证为是有依据的说法。义如关于北
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唐会要》)。这样一
来,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青色衣着者官卑①北周礼仪制度与“品色衣”规制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联。陈寅恪
职微。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江“州司马青衫湿”(《琵指出:“隋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