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99
B61
青海
省地
DB63
方标准
DB63/T1791—2020
黑果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2020-08-11发布
2020-09-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3/T1791—2020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昆仑河枸杞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得芳、王占林、樊光辉、才让旦周、徐峰、蒲青、陈进福、段国珍、王军、李云良、邓小林、樊彦新。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1
DB63/T1791—2020
黑果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黑果枸杞有机栽培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地建设条件、基地规划、整地、栽植、土壤管理、灌溉、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建立技术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海西州枸杞产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NY525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机黑果枸杞
黑果枸杞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投入物,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并且经过合法机构依据有机食品相关标准认证,获得有机认证证书的黑果枸杞果实。
3.2
防护林带
在种植基地周围以防御自然灾害、保护农田、控制漂移污染、保障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带状形式森林、林木和灌木丛。
3.3
缓冲带
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2
DB63/T1791—2020
3.4
有机肥料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经过发酵腐熟的含氮有机物料,其功能是改善土壤肥力、提供植物营养、提高作物品质。应经有机认证或有机认证机构允许。
4基地建设条件
4.1自然环境条件
基地气候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数大于等于2500h,10℃积温大于等于1500℃,年降水量50mm~200mm,无霜期大于100d。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壤以沙壤土、灰漠土、灰棕漠土为主,土壤层厚度大于等于50cm,土壤pH7.2~8.5。
4.2基地建设环境条件
4.2.1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二级标准。
4.2.2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的要求。
4.2.3水环境质量
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084、地表水质达到GB3838的要求、地下水质达到GB/T14848的要求。
5基地规划
5.1选址
选择集中连片,有水源保障,远离城市及工矿区、交通主线、生活垃圾厂、禽畜养殖场1.0km以上;周围3.0km及主导风向5.0km以内无工矿污染区的区域建设基地。
5.2栽培区规划
按20hm2~30hm2设立一个枸杞栽培小区,每个小区间栽培防护林带。
5.3灌溉设施
建设完善配套的渠道灌溉或管道滴灌等设施。
5.4防护林带
5.4.1防护林带的建设与基地的渠、路等设施相结合。主林带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栽植4行~6行乔木,株行距2.0m×2.0m,带间距500m。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栽植3行~4行乔木,株行距2.0m×2.0m,间距250m。
5.4.2林带树种宜选择新疆杨、河北杨、小叶杨、胡杨、乌柳和沙棘等。
5.5田间道路
3
DB63/T1791—2020
田间道路应与渠道、防护林相结合,道路宽度为4m~6m,高出地面30cm以上,实现道路互通互联。
5.6缓冲带设置
缓冲带宽度大于30m,栽植10行~15行乔木,株行距2m×2m,栽植10行~15行灌木,株行距1m×2m。
6整地与施基肥
6.1整地
栽植前1年秋季,平整土地,深翻土地25cm~30cm,并灌足冬水;翌年春季栽植前浅耕细耙,按株行距挖栽植穴,长、宽、深均为40cm。
6.2施基肥
栽植前结合整地施基肥。采用大穴培肥,培肥穴规格50cm×50cm×50cm,每穴施有机肥料3kg~5k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63T 1668-2018甘松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63T 1673-2018寒区相变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docx
- DB63T 1677-2018乡村旅游点(接待户)等级划分与评定.docx
- DB63T 1678-2018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谱法).docx
- DB63T 1691-2018牛精形态的鉴别.docx
- DB63T 1692-2018八眉猪细管冻精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63T 1693-2018青海藏羊胚胎玻璃化冷冻制作规程.docx
- DB63T 1694-2018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环境与设施.docx
- DB63T 1695-2018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配合饲料.docx
- DB63T 1696-2018实验用喜马拉雅旱獭 饲养管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