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析《城南旧事》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及其翻译策略
摘要: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异是作者和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下对言语在不同语言层次上进行特异组合的结果。语言变异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城南旧事》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着重探讨小说中的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和语旨变异,并分析译本中语言变异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城南旧事》;翻译策略
语言变异(LinguisticVariation)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而社会因素对于语言变异产生的影响即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研究范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十分常见,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变异来体现其社会属性如性别、年龄、性格等等。《城南旧事》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成名之作,作者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南城为背景,通过小英子的独特叙事视角,生动再现了作者自小随父母居住在老北京城南的童年往事。作者通过语音变异、语法变异、语旨变异塑造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地位等社会属性,本文将对其中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剖析,同时分析殷张兰熙和齐邦媛的英译本《城南旧事》(MemoriesofPeking:SouthSideStories)中的语言变异翻译策略。
一、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研究
社会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专门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狭义上认为社会语言学主要是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Linguisticdeviation)与社会环境(Socialcontext)之间的相互关系(祝畹瑾,1992:7)。早在20世纪中叶,社会语言学家费舍尔(J.L.Fischer)发现一群母语为英语的孩子为研究对象,做了关于新英格兰社区“-in”[n]和“-ing”[?]语言变异的分析,得出性别差异和社会阶层对语言变异的影响;另一位社会语言学家威廉·拉博夫(Labov)(1966)认为英语中的[r]音在纽约社会是一个关键发音,他选取“fourthfloor(四楼)”这一英语词组研究了纽约市区[r]音的社会分化。除社会、地域因素外,语言变异也跟人的社会属性,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
二、《城南旧事》中的语言变异现象
文学作品中的话语状况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谈时所产生的话语不同,是由作者经过严谨记录、精心设计、锤炼加工而成的。对一篇文学作品来说,变异表现的总和就构成了这篇作品的独特风格(秦秀白,2002)。小说《城南旧事》中塑造人物使用的语言变异特色鲜明,下面将用实例进行分析。
(一)语音变异
语音变异形式各不相同,《城南旧事》中的语音变异体现在方言变异上,这种变异是指“言语表达者创造一种与原有的语素或词音近形异的言语单位来表达一定的语文内容”(冯广艺,2004)。如:
(1)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p.2)
小主人公英子的妈妈是福建人,普通话并不标准。福建各方言与普通话的声母不尽相同,容易引起混乱的声类主要有三种:平翘舌难分;声母f、h不辨;声母n、l、r易混(梁玉璋,1977)。由于妈妈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z”和“zh”、“l”和“r”以及“h”和“f”,所以把“猪肉”(zhū-ròu)说成了“租漏”(zū-lòu),“肥”(féi)说成了“回”(húi)。这是由于方言对普通话的负牵引作用导致的语音变异,作者用同音字来描述妈妈在普通话发音上的错误,更加直观诙谐地表现出方言影响下的语音变异,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体会幽默的文学效果。
(二)词汇变异
词汇变异但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文中的词汇变异主要体现在翻造新词上,翻造新词即改换原词的构造成分,增减或修改原词的语素,从而在旧词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词,以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如:
(1)虽然这样,看着过“出红差”的,心里竟不安起来,仿佛这些要枪毙的学生,跟德先叔有什么关系似的。(p.82)
在汉语大词典中,“出差”指工作人员临时被派遣外出办理公事,到常驻工作地以外的地区或城市工作或担任临时职务。“出红差”是作者所处时代特有的一个委婉词,意为将革命者带到刑场枪毙。作者幼时经历了革命动荡时期,亲眼目睹了一些被押送去刑场的革命学生。“红”字带有一种血腥的意味,表现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枪毙”字眼的避讳和恐惧。
(三)语旨变异
英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1978)指出語旨(tenor)指交际参加者的身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常根据自身身份和所处环境采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以下三个语旨变异的例子都出自于小英子家的奶妈,如:
(1)宋妈抱起小妹妹走出街门了,她对妹妹说:“俺们逛街去喽!俺们逛街街去喽!”(p.61)
宋妈来自北京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