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册复习提纲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地理第⼆册复习提纲

专题16⼈⼝增长

⼀、⼈⼝增长过程

1、衡量⼈⼝⾃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

⼈⼝⾃然增长率=出⽣率-死亡率

3、世界⼈⼝发展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

2004年世界各⼤洲⼈⼝增长情况:⾮洲出⽣率最⾼,增长最快;

欧洲北美洲是发达国家,出⽣率低⾃然增长率低或负

4、中国⼈⼝的发展

(2)当前我国⼈⼝增长特点:低出⽣率;低死亡率;低⾃然增长率;⼈⼝基数⼤,每年净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压⼒

1、⼈⼝⾦字塔

⼈⼝⾦字塔类型:增长型

2、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1)⼈⼝问题

①⼈⼝出⽣率⾼,⾃然增长块

②少年⼉童⽐重⼤

(2)由⼈⼝问题产⽣社会问题

①医疗、卫⽣、教育、就业、资源、环境压⼒⼤

②国家积累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

③产⽣巨⼤⼈⼝增长惯性,⽣育⾼峰迭起

④⽣态环境恶化

(3)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控制⼈⼝增长(中国:计划⽣育)

3、中国⼈⼝问题

①⼈⼝基数⼤,每年净增⼈⼝多

②⼈⼝素质有待提⾼,⼈才短缺问题突出

③⼈⼝⽼龄化⽇趋严重(未富先⽼):适当调整计划⽣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年事业,关爱⽼⼈,发展经济;引

进外来劳动⼒和⼈才(针对上海等⼤城市)

④⼈⼝流动带来社会问题

三、发达国家的⼈⼝问题

(1)⼈⼝问题

①⼈⼝⽼龄化

②⼈⼝负增长

(2)由⼈⼝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

①劳⼒不⾜

②青壮年负担过重,赡养众多⽼⼈

③社会需求不旺,经济增长缓慢

④国防兵源不⾜(中国除外)

(3)发达国家的⼈⼝政策

①⿎励⽣育,推迟退休

②接纳外来移民

四、⼈⼝容量

1、⼈⼝容量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本地资源和智⼒、技术等条件,在满⾜⼀定的社会⽂化⽣活⽔平和物质⽣活⽔平的基础上,⼀个国家

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数量。

2、影响⼈⼝容量的因素

①⾃然环境和资源——⾸要因素

其中⽔资源影响最明显。

②科学技术⽔平:科学技术⽔平超⾼,⼈⼝容量越⼤。

③地区开放程度:开放程度超⾼,⼈⼝容量越⼤。

④⼈均资源消费⽔平:⼈均资源消费⽔平超⾼,⼈⼝容量越⼩。

3、⼈⼝容量是动态的,并且有地域性。

专题17⼈⼝分布与⼈⼝移动

衡量⼈⼝分布的指标:⼈⼝密度

⼀、⼈⼝的分布

1、世界⼈⼝的分布的趋向性

①向平原集中。②向城市集中。③向沿海集中。

2、世界⼈⼝稠密区(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

①东亚(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本)发展中国家为主。

②南亚(印度、孟加拉国、斯⾥兰卡、巴基斯坦东部)——密度最⼤。发展中国家为主

③西欧。发达国家为主

④北美洲东部(美国东部、加拿⼤东南⾓)。发达国家为主

3、世界⼈⼝稀疏区

①⾼纬度,寒冷地带(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加拿⼤北部、南极洲)

②热带⾬林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诸岛)

③沙漠和⼲旱草原(撒哈拉沙漠、澳⼤利亚中西部——回归线附近⼤陆中西部地区)

④⾼原、⾼⼭(青藏⾼原)

4、影响⼈⼝分布的因素

(1)⾃然条件

①⽓候--⼈⼝集中于温带、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②地形--⼈⼝集中于平原地带

③⽔资源--沿湖、沿河地区⼈⼝稠密

(2)社会经济条件(⽣产⼒发展⽔平):交通便捷、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密度⼤。

(3)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地区,⼈⼝稠密。(四川盆地、渭河平原)

5、中国⼈⼝的分布

(1)我国⼈⼝地理界线:⿊河――腾冲线(胡焕庸线)(⿊龙江的⿊河,云南的腾冲)(2)我国东南⼈⼝稠密,西北⼈⼝

稀疏

⼆、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㈠、我国农民⼯进城务⼯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平差距⼤。

2、农村有⼤量剩余劳动⼒。

㈡、⼈⼝迁移的主要形式

1、劳务迁移:

⑴、⽅向:(穷向富)

①农村→城市;

②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发达地区)

⑵、农民⼯进城务⼯

①农民⼯进城务⼯对城市发展利与弊

有利:①为城市提供劳动⼒,②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③加强城乡间科技⽂化交流。

不利:①加⼤了就业压⼒;②加⼤城市教育、住房、交通、环境、治安的压⼒。

②、农民⼯进城务⼯对农村发展利与弊

不利:造成劳动⼒短缺,

有利:减轻环境、资源压⼒。

2、难民迁移:战争、⾃然灾害

3、智⼒迁移:

①⽅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发达地区。

②原因:经济发展⽔平、科技⽔平、⽣活⽔平、环境的差异

③影响:智⼒迁移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增强科技实⼒、节约教育经费

智⼒迁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才流失、增强与发达国家技术交流。

4、其他移民:⼯程移民(三峡⼤移民);⽣态移民(环境移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