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王勃)(含解析).docxVIP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王勃)(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王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依次对这首诗各联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B.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山上的雾霭,使涧底和山间的房屋清晰可见。

C.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D.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松涛响起,像是在感谢风一天的辛劳。

2.诗人为什么说风“动息如有情”?结合全诗分析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郊园即事

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①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②。

【注】①县溜:飞泉。县同悬。②簪: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

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情。

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

4.本诗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联系全诗赏析这一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今永辞。”后常用来指送别的地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开阔辽远的时空,诗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出自《楚辞·九怀》。颔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送别的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诗人荡开一笔,转而写景,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豪壮、沉雄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奉,侍奉;潸然,泪流的样子。尾联写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故不禁泪流满面。

6.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秋日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废职后,入蜀客居于剑南之际。薛华:诗人的同乡密友。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乃传神之笔,把诗人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

B.颔联紧承上联,结合自身的抱负有感而发,表达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感受到的切肤之痛。

C.尾联写离别后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既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亦深知友人对我相思之切。

D.这首诗用语精炼,借助景物的描绘烘托气氛,创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意境。

8.这首诗的颈联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相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易阳早发

王勃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注】此诗是作者因作《斗鸡赋》被唐高宗逐出长安,去西蜀路上所作,创作于咸亨元年(670年)左右。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月”“残星”点明时间,“饬装”“奔策”描绘诗人整理行装,扬鞭出行的动作。

B.凉风袭来,诗人才感觉到夜色已悄然而至,只见空山之中,萤火虫飞来飞去。

C.全诗呈现了诗人从早上出发,一直到晚上行至山中的旅程,重点描绘了途中之景。

D.本诗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变幻多端,瑰丽神奇的景物中寄寓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10.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写景,突出了景物哪些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2.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还郊

王勃

闲情兼嘿语①,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