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豆“症青”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大豆“症青”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大豆“症青”表现症状

大豆茎叶持绿现象俗称“症青”,大豆生育期整株或部分分枝豆荚青绿,不能正常鼓粒或完全不鼓粒,是最终导致大豆空荚率、瘪粒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症青”具有蔓延性,在田间发生呈扩展状,可导致甚至整块地逐渐被传染,严重时大豆整株枯死,全田颗粒无收。大豆“症青”普遍表现以下几个症状。

1、贪青不育型

大豆整个生育期尤其是进入成熟期后,植株在长势上营养生长旺盛,叶片正常生长,叶片肥大、茎秆坚硬挺直,叶色、茎杆、豆荚长期保持浓绿,豆荚色深,皱缩明显,植株不断抽发新枝或次生分枝,一直到大豆正常生育期结束,叶片不变黄不脱落,开花少,结荚少,典型的花而不实,商品性极差。

2、幼荚型

植株生长茂盛浓绿,受精正常,生长后期结荚成簇,很紧密,但有荚无籽,整株无一正常籽粒、无长成豆荚,即使有籽粒,后期也不鼓粒,豆粒只有有芝麻粒大小,全株无臌粒荚,基本停止生长,部分植株发病早的表现为病毒病症状。

3、荚而不实型

大豆生长后期花期长,结荚正常或稀疏,部分分枝豆荚出现结荚不鼓粒、或秕荚、豆荚内果实皱粒、籽粒过小等情况,荚而不实。

二、“症青”发生原因

1、病毒病引起

植株发病以后仍正常生长,叶片表现为黄绿斑驳,因而叶部的光合作用等非常弱,产生的能量不足,影响花芽正常分化,植株后期花而不实,果实干瘪空荚,整体表现病毒病症状,呈现逐步传播状态,但无明显发病中心,不似花叶病毒有发病中心,有发病地区统计表明,大豆植株越靠近玉米症青越重,有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有可能是类似于玉米矮缩病的病毒病引起。

2、虫害引起

点蜂缘蝽、蓟马、飞虱等刺吸类害虫大豆“症青”发生的直接诱因,而点蜂缘蝽是造成大豆“症青”的主要元凶。这些害虫在大豆开花期危害重,特别是每年的7月中旬,在花朵上活动取食引起落花,结荚期吸食幼荚汁液及叶片,造成大豆籽粒幼胚死亡,籽粒基本没有正常发育,豆荚凋落或部分荚果貌似鼓粒正常,但籽粒滞育发黑或软化。另外,这些害虫迁飞性比较强,也传播病害,大大提高了大豆“症青”发生几率,如点蜂缘蝽稀释后会传播一种病毒,导致大豆豆荚生长缓慢,不谷粒,“荚而不实”。

3、营养元素失衡

土壤中大量元素的聚集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相关中微量元素缺失严重,营养元素失衡,特别是“硼”、“锌”等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的元素,经常被忽略,试验发现大豆结荚至谷粒期缺硼提高瘪荚率34.36%,实际农业生产中给大豆补充硼肥,明显降低“症青”出现几率。这也证明营养元素失衡易引发大豆“症青”现象。

4、气候因素

干旱地区,树边等都有利于传播媒介繁殖,有利于病毒传播和发展,所以,高岗、地头、地边、树旁病毒病发生严重。大豆是喜温作物,开花期至谷粒期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24-26℃,当日温超过29.4℃植株会出现热胁迫,根据历年发生的情况,高温干旱易引发大豆症青出现,导致鼓粒障碍。南北方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都会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正是大豆开花结荚期,是籽粒结实的关键期,此期植株对温度敏感,持续高温干旱致使作物长势弱、抗逆性差,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粒畸形,出现授粉障碍,落花落荚或籽粒无法正常膨大,发生“症青”。

5、栽培管理不当

早熟品种基本无“症青”或感病轻,中熟品种部分“症青”,晚熟品种“症青”最重;重茬地发生“症青”明显偏重,大豆茬重于玉米茬;种子带病、栽培密度过高、肥水过足及豆科作物传毒也会引发大豆“症青”现象;飞虱等传毒媒介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源,大量传播病毒致大豆“症青”加快向周围扩展。

三、“症青”预防措施

1、轮作换茬

每三到五年与玉米、小麦、大豆、花生轮作一次,是最直接、最有效降低大豆“症青”发生几率的手段,完美解决了大豆重茬问题。

2、平衡施肥

大豆初花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667㎡,苗期和初花期喷施含多种微量元素硼、锌、钼的肥料,给大豆植株做好营养物质补充,可以促进植株良好发育,明显提高大豆的结荚率和荚果饱满度,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可提高大豆的抗逆性,保花保荚效果更好。膨果期应喷施2-3次硼肥,能够促进大豆分枝,提高开花数量和质量,增强花粉粒活性。

3、保墒浇水

每年的7月中旬开始关注天气情况,如果连续10天没有有效降水,应及时浇水补墒,最好的办法就是小水沟灌降温,增加田间湿度;结荚鼓粒期如遇持续降雨和涝灾,及时排涝,以降低大豆“症青”的发生几率。

4、防治病虫害

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田间种群动态监测,综合防治点蜂缘蝽、蓟马、飞虱等刺吸类害虫,预防“症青”发生。大豆种植前种子包衣或拌种,用噻虫嗪、吡虫啉等拌种,预防苗期传毒媒介繁殖,降低后期的虫口基数,用精甲.咯菌腈复配吡虫啉进行包衣,保证幼苗健壮生长,预防各种病虫害。抓住大豆齐苗后、初花期、结荚期三个关键时期,喷施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啶虫脒预防点蜂缘蝽、豆荚螟、灰飞虱、蚜虫

文档评论(0)

丹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