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是寒地水稻的主要产区,以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米质优而闻名。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水稻生产的优势进一步显现,稻农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为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一、选栽优良品种
优良的水稻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应以安全抽穗期为核心,选择能在安全生长期内成熟,分蘖能力强,耐冷、抗病、抗倒伏的水稻品种,品种还须有良好的丰产性。应尽量选择在当地经过多年栽培实践的品种,以确保品种对当地栽培条件能良好地适应。
二、培育高素质壮秧
培育壮秧可以为水稻高产打下坚实基础。高素质壮秧的标准为,根系发达呈白色、茎挺直、叶色浓绿、秧苗均匀整齐,插秧后保证成活,且返青快,分蘖早、数量多。
1、准备育苗土壤及设施。培育壮秧需要建设标准的旱育秧田,制作高台育苗床,常年对秧田进行培肥地力。搭建规范化的育秧大棚,大棚应为可开闭式,大棚内安装微喷设备,便于对大棚内的湿度和水分进行调节控制。
2、采取苗床增温措施。提高苗床温度可以将育苗时间提前,有利于培育壮秧,可栽培生育期比较长的品种。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和地温均比较低,在育苗的过程中可采取三膜覆盖技术提高育苗的环境温度,另外,还可以在苗床下利用保温材料设置保温层,可有效提高苗床的地温。采取苗床增温技术后,可以使播种时间和出苗时间均提前6-7天,达到早育苗、育壮苗的目的。早育苗可以充分利用秧田的积温,使秧苗的生长期延长,有利于培育出高标准的壮秧,为水稻高产创造条件。
3、培肥床土。利用禽畜粪肥经充分腐熟后,加入适量的酵素有机肥,与田园土或山地腐殖土混拌均匀后作为置床土,增强床土的肥力。同时将床土整平并压实。
4、床土调酸消毒。对床土的酸碱值进行测定,如果酸碱值低于或高于4.5-5.5,应利用固体硫酸进行调酸。调酸的具体方法为,将硫酸与细土混拌均匀,撒在育苗床上,然后将其耙入土中。在调酸的同时,用3%育苗灵兑入适量清水在苗床上喷洒,对床土消毒。
5、加强秧田管理。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湿度,适时通风炼苗,防治苗期病虫害,以培育出高素质壮秧。
三、确保中心农时
由于黑龙江地区的气温和地温低,温度和日照时间对水稻栽培影响比较大,而水稻是喜温和短日照的农作物,因此,应确保在适宜的农时进行寒地水稻栽培。如果错过了中心农时,将会对水稻如期成熟和水稻的产量产生重大影响。寒地水稻各阶段的农时标准是,水稻栽培的农时标准为,在气温稳定到5℃、育苗床表面温度达到12℃以上时进行播种,日历时间为4月8日-18日;在气温稳定通过13℃,地温达到15℃进行插秧,日历时间为5月10日-25日。在温度适宜的条件进行水稻育苗及插秧,可以培育壮苗并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提高秧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而且早插秧可以延长秧苗的生长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利用机械插秧,可以提高插秧效率,缩短插秧时间,提高插秧质量,促使秧苗早成活、早返青、早发根,使秧苗的群体结构合理,打好优质高产的基础。
四、对秧苗群体结构进行优化
为解决寒地水稻分蘖晚,无效分蘖多,穗数不足的问题,应适当提高插秧的密度与秧苗的素质,促进秧苗早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量。
1、提高插秧密度。播种时应增加钵盘每穴的播种量,播种粒数由3粒提高到5粒;插秧时适当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插秧数量,使插秧的穴数达到每公顷30万穴,苗数达到120万株以上。
2、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带蘖秧苗,进行带蘖插秧,可抵抗低温,促进有效分蘖数量增加。采取宽窄行及高光效插秧的方法,使水稻个体生长环境优越。高光效插秧是将插秧角度朝向西南方向,使秧苗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果,以达到壮长的目的。宽窄行插秧是利用其边际效应,使水稻群体的通风和透光性得到显著改善,使秧苗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
五、科学配方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适量添加硅肥和生物肥,并在中后期喷施叶面肥,促进水稻均衡吸收养分,以取得提质增效的效果。施肥的原则是按地力、按土壤中的养分施肥,土壤肥沃、地力高的稻田可适当少施肥,尤其是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土壤瘠薄、肥力较低的地块,应适当增加施肥量。可提前计划出目标产量,然后按照产量目标确定肥料的施肥比例,在对土壤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做到缺啥养分就施啥肥,缺多少就施多少,既保证水稻养分的充足供应,又要确保施肥平衡,使养分满足水稻生长发育及高产的需要。
六、节水灌溉
在水稻栽培中,应避免长时间进行淹灌,会对根系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水可能对稻田的气、热、肥进行调节,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应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以浅、湿、干间歇灌溉模式为主,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控制无效分蘖,有利于秧苗壮长,抑制无效旺长,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达到以气养根,促进根系良好发育的目的。另外,浅、湿、干间歇灌溉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串番茄工厂化的栽培管理及温室系统配置技术.docx
-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措施及各阶段的病虫害防治.docx
- 秋葵的种植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docx
- 玉米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docx
-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和管理措施.docx
- 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策略.docx
- 大豆“症青”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x
- 水稻稻曲病的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docx
- 无公害大白菜栽培的关键技术和田间管控.docx
- 科学防治贝母常见病虫害的方法.docx
- 破局与重塑:高一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适应性的深度剖析与策略建构.docx
- 羧酸类MOF材料改性策略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效能与机制探究.docx
- 以流产门诊为基石:构建高效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ocx
-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策略研究.docx
-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下吉电股份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剖析.docx
- 钽基(氧)氮化物:开启可见光光催化产氢新时代.docx
- 彩色多方向高强度FDM 3D打印系统与工艺的深度剖析与创新实践.docx
- 新建邯济铁路至胶济铁路联络线项目征地拆迁管理:挑战与应对策略.docx
- 印尼中华商会:中印尼关系中的经济纽带与文化桥梁.docx
- 少子化浪潮下:子女教育抉择对农民务工地选择的多维影响与策略转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