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考点总结 .pdf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考点总结 .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考点总结

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

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

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

比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

比拟人)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的

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见修辞的特点,再结合选项进行辨析。A项,“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

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

味不永”没有比喻,“譬如”意思是“比如”,是举出例子;“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

的残荷”是排比,“色彩不浓”和“回味不永”构成对偶。C、D两项均无对比,“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是排比,“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是

名花,不是美酒”是比喻,“半醉”是拟人。B项,“(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是对比;“正像是黄酒之与

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是排比和比喻。故选B项。

2、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何为其然也④客有吹洞箫者⑤而又何羡乎⑥月出于东山

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⑦而今安在哉

A.①②⑥/③⑤/④/⑦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②④/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⑦/④/⑥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

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分类选择。

①“固一世之雄也”是判断句,标志是“固……也”;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被动句,“于”表被动,被;

③⑤⑦宾语前置句,“何为”应为“为何”,“何羡”应为“羡何”,“安在”应为“在安”;④“客有吹洞箫者”是定语后

1

置句,应为“有吹洞箫的客”;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于”为标志,“于东山之

上”“于斗牛之间”都是后置状语。所以正确的分类是①/②/③⑤⑦/④/⑥。

故选D。

3、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

答案:A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判断能力。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

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

词义转移(4)色彩变化等等。

A项,古今相同。须臾:片刻;

B项,古今异义。至于,古义:“至”是动词到达,“于”是介词,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C项,古今异义。足下,古义:从脚底往下;今义:现多用于对朋友的敬称。

D项,古今异义。平方,古义:平的、方形的;今义:常用为数学名词。

故选A。

4、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

..

B.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

..

D.当其南北分者崖限当道者

..

答案: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

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前者为“农历每月十五日”,后者为“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