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DB1307_T445-2024.docxVIP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DB1307_T445-202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1307ICS65.020.20

DB1307

CCSB05

张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D

B1307/T445—2024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2024-01-24

2024-01-24发布

2024-02-24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7/T44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张家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阳原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北方学院、宣化区农业农村局、怀来县农业农村局、张家口市创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蔚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学梅、贾建平、张艳丽、张丽霞、石亚丽、路田、白海宾、高建中、赵宝强、睢培芬、阎文博、王龙、冀立军、刘飞、郝淑寅、封生霞、张凤娇、金安琪、武春先、王建英、陈进亮、郑贵银、刘海军。

I

I

DB1307/T445—2024

DB1307/T445—2024

DB1307/T445

DB1307/T445—2024

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张家口地区甘薯地膜覆盖栽培的选地、轮作倒茬、整地、基肥、品种选择、育苗、起垄覆膜、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技术档案等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张家口及类似生态区甘薯地膜覆盖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6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00甘薯脱毒种薯

DB14/T1160-2015 甘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选地

甘薯抗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旱地都可以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

轮作倒茬

甘薯忌连作,忌与甜菜、马铃薯等需钾肥较多的作物作前后茬,可与禾本科作物或豆科作物作前后茬,选择玉米、谷子、黍子茬,要进行2~3年轮作。

整地

秋季深耕25cm~30cm,耕后及时精细耙耱,做到地面平整、疏松、细碎,上虚下实;清除杂草根茬,无土块、石块,达到深、松、细、平、净。

基肥

一般结合耕地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做基肥。

1

品种选择

根据用途或食用习惯选择不同品种,作淀粉用或喜欢干面型的有:徐薯18、徐薯22、豫薯13、徐薯27、软甜型、烟薯25、苏薯16号等。

育苗

苗床选择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管理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是新的育苗地,旧育苗地常易感染黑斑病、线虫病。

选种

播选用具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kg~0.25kg/个)的健康薯种,严格剔除带病的皮色发暗、受过冷害、薯块萎软、失水过多、以及破伤的薯块,在排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3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或者使用含有108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05的淡紫拟青霉的生防菌剂每千克拌种

150kg种薯效果更好。

育苗

在温室内或选背风向阳的地方建苗床,苗床长7m左右,宽1.5m~2.0m,在苗床四周筑土墙,前壁高30cm~45cm,后壁高45cm~60cm,墙厚30cm,北面设风障。可进行阳畦育苗或酿热温床育苗、电热温床育苗、水热温床育苗,做好苗床后在床底铺5cm厚经太阳充分暴晒的河沙或腐熟的有机肥,3月底4月初苗床温度升到20℃时把种薯均匀竖排在苗床内,用经过太阳暴晒的河沙或腐熟的有机肥填补空隙,并覆盖种薯2cm左右,浇足水分。畦面以薄膜覆盖,夜间加盖苇席或草帘保温,出苗后逐渐揭开薄膜通风炼苗,保持苗床水分在70%~80%,具有4~5片叶时可拔苗移栽,拔2~3次苗后应补施N、P肥料。

起垄覆膜

5月初按垄距80cm~100cm,垄高25cm~30cm,垄面60cm~70cm起垄,覆膜,一膜栽双行。

移栽

移栽时期

适宜移栽期在5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5℃时,力争早栽。

合理密植

一般保苗每亩4500株~5000株。

查苗补苗

在栽后3~5d进行查苗,发现缺苗及时补栽以保全苗。

移栽深度

移栽挖穴深度为3cm~5cm,卧苗平栽,外露顶1~2片叶,其余全部埋入土中。

2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结合中耕培土,清除杂草。一般中耕2次。第一次中耕在缓苗后杂草刚发生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在封垄前进行。

提蔓断根

7~8月份多雨季节,易滋生节根,提蔓1~2次断根,减少养分消耗。且忌翻蔓,避免茎叶

文档评论(0)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7日上传了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