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城市周边游行业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大城市周边游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TOC\o1-4\h\z\u一、概述 4

1、大城市周边游:盈利模式优异 4

2、中青旅是大城市周边游的代表 5

二、经济增速将放缓,劳动力成本将提升 6

1、经济及潜在客源增速放缓或将抑制旅游需求 6

(1)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 6

(2)人口结构保证潜在旅游人数持续正增长,但增速放缓 7

2、劳动力成本及通胀中枢提升将成趋势 8

(1)低端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其消费也将加速上涨 8

(2)未来通胀中枢将上移 9

三、景区盈利模式比较 10

1、景区资源丰富,以中等质量为主 10

(1)旅游景区种类繁多 10

(2)景区分布分散,以中等质量为主 11

(3)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景点的主体 12

2、景区盈利模式比较分析 13

四、大城市周边游竞争优势明显 15

1、需求旺盛,细分与整合驱动行业规模增长 15

2、大城市周边游的稳定性及成长性优于名胜远途游 16

3、大城市周边游竞争优势明显 17

(1)通胀升,工资涨将益于大城市周边游 17

①低端劳动力工资提升将提高其旅游花费 17

②农民工集中在大城市,且是城市消费的重要群体 18

③大城市更多受益农民旅游 19

④通胀侵蚀收入,压缩旅游消费,短途游优势凸显 19

(2)80%的时间都可进行大城市周边游 20

①居民休闲时间以双休日和短假为主 20

②双休日、短假期适合大城市周边游 21

(3)私家车增多,轨道交通建设均有助于大城市周边游 22

①私家车增多将刺激自驾游和短途游 22

②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22

(4)靠近客源地,大城市周边游市场空间大 23

(5)大城市周边景区开发模式的资源整合能力相对更强 24

(6)大城市周边游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25

五、大城市周边游:盈利模式优异 25

六、大城市周边游估值水平将有所提升 26

七、中青旅是大城市周边游的代表 27

八、风险因素 27

一、概述

1、大城市周边游:盈利模式优异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低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胀中枢上移的宏观环境下,旅游需求的确定性和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则成为投资旅游公司的重要因素。我们从景区资源质量与其距主要客源地的距离来划分景区类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共分为4种,分别为大城市周边游、名胜景区远途游、中档远途游和低端远途游。其中,资源质量中等,靠近主要客源地的大城市周边游,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产生大公司的可能性也较大。

需求旺盛和资源整合能力是奠定景区盈利模式优异的基础。对于景区需求,主要受休闲时间和居民收入的约束。二者的边界越远,景区的需求越有可能旺盛。同时,交通的便利及改善,也有助提升景区需求。此外,景区的市场空间和其经营者的资源整合能力将奠定该盈利模式的发展规模及成长性。因此,无论从收入及时间的约束,还是从交通、市场空间及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比较来看,大城市周边游需求确定性相对较强,盈利模式相对优异。

大城市周边游相对优势如下:

1、通胀升,工资涨将益于大城市周边游

2、居民80%的休闲时间都可进行大城市周边游

3、私家车增多,轨道交通建设均有助于大城市周边游

4、靠近客源地,大城市周边游市场空间大

5、大城市周边景区开发模式的资源整合能力相对更强

2、中青旅是大城市周边游的代表

目前,以大城市周边游为盈利模式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青旅、北京旅游和宋城股份。

其中,中青旅是此种盈利模式的代表。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回落及人力成本提升的环境下,选择需求确定性强、盈利能力改善的公司。对于需求确定性,我们认为受益大城市周边游的公司及风景名胜景区较强。而盈利能力,旅游企业则可以通过控制变动成本和提高产品价格来改善。综合比较来看,我们建议买入中青旅、ST张家界、丽江旅游、峨眉山。

二、经济增速将放缓,劳动力成本将提升

1、经济及潜在客源增速放缓或将抑制旅游需求

宏观经济放缓对居民消费增速存在抑制可能。同时,2024年以前,中国人口结构能够保证潜在旅游人数持续正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旅游需求增速有可能因此而放缓,需求确定性则需更多考虑。

(1)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

美国经济的疲软、欧债危机的延续等都将带来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面临放缓的风险。

而中国走过刘易斯拐点,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投资和出口增速面临放缓的可能,中国GDP同比增速也有可能逐渐放缓。依据我们的预测,2021-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速分别为9.2%、8.5%和8.2%。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

文档评论(0)

189****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