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2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探索学习之道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习之道”的梳理、探究和反思,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3.研读课文,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感受思辨中蕴含的逻辑思维,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4.在深入阅读文本、学习文本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学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阅读与分析本单元各类选文,理解作者提出的学习之道、从师之道、改造学风、借鉴吸纳、开放与创新等重要的学习命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自己的学习之道。

2.理解论述类文章的现实针对性,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感受文章的思辨力量。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法,点拨法,对比阅读法,读写互促法。

课时安排

9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学习)任务一

从历史语境中感悟古代说理散文的哲思

(第一、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代思辨性作品;积累文言词汇,辨析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探究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和传统思维方式;

2.体会论述类文言文中论点明确、层次分明、形象说理、对比论证等特点和风格。

教学重难点:

体会论述类文言文中论点明确、层次分明、形象说理、对比论证等特点和风格。

第一课时

导入:

书香溪畔文学社征稿启事

学习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学习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学习是人生最为省力的事情;学习是人生一本万利的好事。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校又迎来了颇受同学们欢迎的“学习活动周”,为了更好地给入学不久的高一同学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由初中到高中骤然加快的学习节奏,本社特开设“学习”专刊,让同学们感受学习的变化,探索学习之道。

参赛对象:高一全体学生

征稿主题:“学习”新说

主题要求:为让本次征稿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稿件以《劝学》《师说》为题材,以古为鉴,通古今学习之变化,晓古今学习之心得。凡与此相关的内容皆可,如:讲述先贤的学习故事,探索古人的学习之道,介绍自己的学习新方法,写出自己学习新体会……

1.作品要求:来稿文体不限,立意自定,要求原创,字数600字左右。

2.时间要求:11月5日—12月31日;投稿方式:邮箱:XXXXXXX@XXX.com

书香文学社

2022年11月4日

活动一:预习效果检测

1.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单。

2.借助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关于荀子和韩愈的资料,完成人物履历表。

活动二:口头翻译,理解文意:

1.小组间相互翻译《劝学》《师说》全文。

提示:可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或小组讨论理解文意,掌握这两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师补充答疑。

提示:注意落实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3.如何翻译“句读知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提示:

这句仅依据课下注释不容易理解其深层意思,要结合作者有针对性的批驳,结合特殊句式的分析来理解。首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均为宾语前置的倒装句,“之”是助词,翻译时要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其次,作者写这句的意思是批评士大夫,他们在自己的孩子“不知句读”时,让他们从师学习,即“或师焉”,此为“小学”,在小的方面学习;但是,当自己“不解惑”时,却耻于从师学习,即“或不焉”,此为“大遗”,在大的方面不学。最后,作者用“吾未见其明也”表达了对士大夫行为的批评和否定。

作业:

反复阅读《劝学》《师说》,选择其中一篇配乐朗诵,下节课上分享。

第二课时

导入:

同学们认识这两个字吗?没错,这两个字就是甲骨文字体的“学习”。观察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在甲骨文里,学,就是小孩在教室里双手摆弄着小木棍学算术;习,就是两只鸟儿在阳光下练飞行。延伸下即学,是获取知识。习,是把知识用于实践。观察这时的“学”字,我们能发现一间房子的侧视图,即已经出现了学习的场所。

接下来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学”字的字形演变图,有什么变化吗?没错,在房子里加了一个“子”,获取知识的孩子出现了!有了场所,有了求知的人,那么还缺少什么呢?谁来辅佐学习者呢?前面我们还提到“习”是把知识用于实践呢,那么如何实践呢?

怀揣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继续学习《劝学》和《师说》,感悟他们的学习之道。

活动一:把握基本内容,理解文章观点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文章《劝学》《师说》。这两个题目分别是什么意思,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呢?

提示:

《劝学》:“劝”指的是勉励。题目的意思是勉励他人学习。

《师说》:“说”是一种文体,是论说文的一种,一般为陈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