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江苏专用)08 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重难讲义)(解析版).docxVIP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江苏专用)08 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重难讲义)(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八古诗词默写与鉴赏

栏目设置:考点解读—考点剖析—备考整合

●考查内容

1.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优秀诗文;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考情分析

中考试题对名句积累的考查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依据课文内容填写上句或下句;(2)给出具体语境,按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3)联系社会时事写出诗词名句;(4)辨析默写出的内容与原诗句是否一致;(5)默写全诗或一小段文言文;(6)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同一类事物的一组句子。

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体现了课标“诵读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是对学生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测。考题一般涉及诗词作品的内容、语言、写作技法及作品风格,要求考生欣赏其描绘的景,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感悟作者的情感。

各地历年真题回放

题型一:古诗词默写

※【考向1:记忆型默写】

给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名句;或给出作者及篇目名,要求默写整首古诗词。如: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跟踪训练】

(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诗文名句填空。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考向2:理解型默写】

根据题目中的提示信息和要求,从指定篇目中选择恰当的名句默写。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默写。

杜甫《望岳》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方法总结

解答理解型默写题,首先要认真地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准确理解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应填写何种类型的诗句。最后筛选最佳诗句填空,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诗句是否照应。

理解型默写题,侧重考查对古诗文内涵、表现手法、情感、意境等方面的知识的把握,题干给出相关提示的同时,要求我们按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跟踪训练】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考向3:情境型默写】

设置一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要求根据这一情境,填写指定篇目中符合题意的诗句。如: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

漫步诗文中,且行且思,丰盈生命。我读“日月之行,(1)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诵“不畏浮云遮望眼,(2)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咏“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3)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心潮为之澎湃。“仍怜故乡水,(4)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让我们感受真情;“三人行,(5)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学到谦逊的品质;“(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让我们懂得人生哲理。

方法总结

情境型默写难度稍大。一方面,要把握指定古诗文所反映的主题、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还要准确地找出哪些诗句最符合所设置的情境。解答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诗句,答题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答非所问。

※【跟踪训练】

(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填写名句,感受作者笔端流露的各种热爱之情。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弘景眼前“两岸石壁,(1)五色交辉”的多彩,是常建笔下“(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禅意;热爱是对亲人挚友的牵挂,是苏轼“(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王勃“海内存知己,(4)天涯若比邻”的劝勉;热爱是对知识智慧的吸纳,是孔子“(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诲,是朱熹“问渠那得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