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docxVIP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4.1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采用瑞利(Rayleigh)法。

T()

T()2可按下式计算:ii

-i=1

自振周期

分击房的侧移;T=邓

分击房的侧移;

注:ui:

w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考虑非承重填充墙时取0.5;

甲T

ui按照下式计算:

5i=EQ/gi

Ui=Wk

注:EDi为第i层的层间侧移刚度;

5i为第i层的层间相对位移。

5k为第k层的层间侧移。

基本周期T1就算表

层次

G.(kN)

EG.(kN)

ED.(kN/m)

S.(m)

u.(m)

G.u.(kN?m)

Gu2(kN?m2)

II

4

8549.73

8549.73

375964

0.0227

0.1794

194.4279

275.0652

3

9593.83

18143.56

669856

0.0271

0.1566

491.4321

445.0913

2

9347.36

27490.92

669856

0.0410

0.1295

1128.229

461.3148

1

9827.22

37318.14

421824

0.0885

0.0885

3301.48

292.2850

统计

E

11239.12

1473.7563

1473J5611239.12IE

1473J56

11239.12

ii

Ti=1 =2X0.5X

工Gu

ii

i=1

=0.362(s)

4.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本结构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即:

4.2.1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

eq

G=0.85EG.

eq i

=0.85X37318.14

=31720.419(kN)

4.2.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a1

查表得I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地震特征周期值Tg=0.45s。

查表得设防烈度为8度(0.2g)的3max=0.16

12=1+ 壮「匚;一n牛.5二=1

a1= ③max

=1X0.16

=0.16

4.2.3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

因为T1=0.362s1.4XTg=1.4X*0.45=0.64s,

故不必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即5n=0o

FEk=a1Geq

=0.16X31720.419=5057.267(kN)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按下式计算:

F.=RVG.H./(EGH)

iEkii kk

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Vi为:

V.=EF(i=1,2,???n)

ik

计算过程如下表: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表

层次

H,(m)

G,(kN)

G,H,(kN?m)

G.H./EG.H.

F,(kN)

V,(kN)

F

ek(kN)

4

15.25

8549.73

130383.383

0.355

1796.92

1796.92

5057.267

3

11.55

9593.83

110808.737

0.302

1527.14

3324.06

5057.267

2

8.25

9347.36

77115.720

0.210

1062.79

4386.86

5057.267

1

4.95

9827.22

48644.739

0.133

670.41

5057.27

5057.267

E

366952.578

F

(具体数值见上表)

图4.1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

4.3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u)i和顶点位移ui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u)i=Vi/EDij

ui=E(^u)k

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e=(△u)i/hi,根据《抗震规范》,考虑砖填充墙抗侧力作用的框架,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1/550。

计算过程如下表: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层次

Vi(kN)

EDi(kN/m)

(△u)i(mm)

ui(mm)

hi(mm)

9e=(Au)i/hi

4

1796.92

375964

4.7795

28.2799

3700

0.0013

3

3324.06

669856

4.9624

23.5004

3300

0.0015

2

4386.86

669856

6.5490

18.5381

3300

0.0020

1

5057.27

11.9891

11.9891

4950

0.0024

421824

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一层,满足规范要求。

4.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4.1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分别按下列

文档评论(0)

dajie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