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道和佛教禅宗——王琼新著《茶修》读后.pdfVIP

茶、茶道和佛教禅宗——王琼新著《茶修》读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讯书评

茶、茶道和佛教禅宗

———王琼新著《茶修》读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

茶道茶艺学者王琼女士新作《茶修》已由广西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谨表示祝贺。笔

者学历史出身,长年从事佛教历史研究,对茶学、茶艺、茶道、茶文化可谓外行,过去尚未

深入考察了解。读过《茶修》一书概要介绍和主要章节之后,颇受启发。联系以往在阅读佛

教经史资料中看到的关于茶、茶道与佛教特别是与禅宗关系的记述,并参考有关文史图书对

茶、饮茶历史以及茶艺、茶道的论述,决定结合自己的体会,随笔写出对茶、茶道和佛教禅

宗的一些想法,算是《茶修》一书的读后感吧。

王琼女士多年来致志茶艺、茶道、茶文化的学习、研究、教学和传播实践,1996在沈阳

首创高级茶艺馆和静园茶楼,普及茶艺茶道并着手培养茶艺人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10

年将企业迁至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去年底迁到宋庄。在扩大经营范围的同时,适应茶艺茶

道爱好者的需要开设了以普及茶文化和培养茶艺专门人才的“和静茶修学堂”,并且在继承

中国传统茶艺、茶道和茶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切身实践体验和感悟,创立了富有时代气

息和新意的以“茶修”命名的茶道思想和教学理念体系,先后撰写发表了《白云流霞》《中

国茶艺经典》(光盘)和茶修工具书《泡好一壶中国茶》。去年出版的新著《茶修》比较集

中地介绍她的茶道思想和教学理念。

关于茶的最早发现和饮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归纳以往相关著述的论述,大体可以

得出以下见解。

众所周知,在秦代以前,经历了远古传说时代和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的

初步形成和以儒、道、法等学派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奠基时期。在经济上从原始社会以狩猎、

采集谋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为逐渐使用金属工具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生活。在

这个过程中,先民从众多林木中发现了茶的医药和饮用功能,然而尚未着力开发。唐代陆羽

《茶经》断定“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并引久已失传的《神农食经》所说“荼茗久服,

令人有力悦志”,虽应归之为一种传说,然而断定茶发现于先秦还是正确的。从现存资料来

看,进入汉代以后,在盛长茶树的西南地区特别是现在的四川、重庆一带,己风行饮茶,并

且制茶卖茶也初具规模,然后通过进贡传至京城长安和北方地区,不过饮茶者仅限于社会上

本稿写出后,承蒙“中国网”的好意先予发表。为便于读者参阅,现刊载于此。

佛学研究2020年第2期

层少数人。直至进入魏晋以后,饮茶之风才遍及大江南北,而进入唐代,饮茶已经广为盛

行了。

在8、9世纪中唐以后,佛教禅宗迅速兴起,对饮茶风习和茶道的普及推广有很大影响。

禅宗北宗神秀禅师(?-706)的弟子降魔藏禅师在泰山灵岩寺传法,已知茶有健身提神的

功能,开始将饮茶纳入寺院僧众的日常生活和禅修之中。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卷六

“饮茶”是这样记述的:

南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

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

邹、齐、沧、棣②,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

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类甚多。

是说饮茶风习原盛行于南方,而北方少有钦者。在唐开元年间(713—741),降魔藏禅

师在泰山灵岩寺传法,为防寺僧在禅修中瞌睡,并适应午后不食的持戒规定,提倡僧众饮

茶。于是,僧众竞相携藏,随处“煮饮”。由此饮茶风习传向社会,进而推广到北方(今山

东、河北等)乃至京城广大地区,受到各阶层民众的普遍喜爱,以至在各地兴起茶店茶铺出

售茶叶、煎茶,产自江淮一带的各种制茶源源不断地运至北方。

从宋代道原编撰的《景德传灯录》对唐五代禅寺禅僧的禅修和日常生活的记述来看,

在禅宗丛林十分盛行煎茶、饮茶,所用的茶具有碗、盏、瓯、瓶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