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11现代文阅读
?重难点
现代文阅读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要求能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脉络和层次,体味和推敲重点字词句在文章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领悟作品的内涵。并能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但同时也要做好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的备考工作。
?常考题型
例1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________,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________。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________,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________,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在文中________处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落叶触觉清静寂寞B.落叶感觉清闲寂寞
C.落蕊感觉清静落寞D.落蕊触觉清闲落寞
【答案】D
【解析】“落蕊”与“花”对应,“柔软”与“触觉”对应,“清闲”“落寞”更符合语境,故选D。
2.第④段末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典故,出自文化典籍()
A.《论语》B.《孟子》C.《庄子》D.《淮南子》
【答案】D
【解析】“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故选D。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从租破屋、数日光、赏秋草等寻常生活琐事发掘出别样美,这显示出他独特的审美趣味。
B.第③段写驯鸽的飞声,衬托故都秋晨的清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作者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是采用正衬的方法赞美北国之秋,厌恶南国之秋。
D.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描写,作者表现了追求淡泊生活的情趣,流露出对民族深沉的忧思。
【答案】C
【解释】C项“正衬”表述有误,写江南之秋是一种反衬,更好地表达北国之秋令人神往。文中体现不出“厌恶南国之秋”。
4.下列对选文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市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
C.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D.散文《故都的秋》,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答案】B
【解析】B项所列作品《出奔》为中篇小说,其余三部作品为郁达夫的短篇小说。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甲]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乙]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数据的收集整理(1)(分层作业)【要点梳理+拓展延伸】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docx
-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要点梳理+拓展延伸】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
- 第七单元(单元检测)【要点梳理+拓展延伸】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
- 第一单元_第05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要点梳理+拓展延伸】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docx
-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要点梳理+拓展延伸】四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docx
- 第一单元负数(提高卷)六年级下册数学高频考点培优卷(人教版).docx
- 语文园地四(分层作业)【要点梳理+拓展延伸】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docx
- 专题01 字音辨析一年级语文寒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 专题01 字音字形(考点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第三单元_第02课时_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要点梳理+拓展延伸】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docx
- 专题11 课外阅读一年级语文寒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 专题12 作文(考点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专题12 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一年级语文寒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 专题13作文写作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部编版).docx
- 第三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层作业)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docx
- 第三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学习任务单)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docx
- 第三单元第2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分层作业)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docx
- 第三单元第2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docx
- 第三单元第2课时 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习任务单)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